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世界地球日特刊:從太空上回看地球是什麼感覺?

世界地球日特刊:從太空上回看地球是什麼感覺?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保護地球環境,自1970年發起到現在,每年已經有超過10億人參與到這一活動中。提起「地球日」,小編首先想到的不是環保組織或者環保志願者,而是那些有幸步入太空的宇航員們,他們曾經在外太空凝望過我們唯一的家園,這會是一種怎樣奇妙的體驗呢?

【如果人真的可以上天堂,那這應該就是那時看到的地球】

Mike Massimino是一位前NASA宇航員,自1996年成為候選宇航員,他曾經多次進入外太空。

最讓他引以為豪的是2009年,他為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了一次維修。高懸於350英里的外太空,他看見了遠在腳下的地球,蔥綠的亞馬遜雨林將南美洲染成了一片生機盎然,非洲廣袤的細數草原在他的眼裡不過一抹淡黃,都市的霓虹交織成一片明亮的網,熠熠生輝。

光影交織的夜景,By NASA

俯瞰阿拉斯加,By NASA

這絕美的景色讓Mike不禁感嘆:「如果人真的可以上天堂,從那看到的地球也應該不過如此吧!」

【在太空看地球就好像是在電影院看電影,時間放佛變快了】

Samantha Cristoforetti稱得上是義大利的驕傲,她是義大利的首位女宇航員,曾服役於義大利空軍,由於成績優異,2009年5月進入歐洲航天局。這位義大利航天員於2015年在國際空間站工作了199天,曾一度保持著連續航空飛行時長的女性世界紀錄。

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在太空看地球,會有一種時間加速的錯覺,因為不到兩個小時就會看到一次日出日落,就好像在電影院看電影,而電影的帶子被快放了一樣。地球就在你眼前,你看到的大多數場景都不一定與人類的存在有關,尤其是在白天的時候。按照地質學的時間尺度來看,我們的存在就像是薄紙一樣,人類需要團結起來讓我們在地球上的存在變為永久,而不只是其中轉瞬即逝的一幀。」

國際空間站上看到的日出,By NASA

Samantha的生活也十分精緻,她在國際空間站工作至於還不忘泡一杯義大利Expresso咖啡,看著美妙的景色,品著家鄉的味道,這樣的時光令人難忘,也讓人羨慕。

在國際空間站喝咖啡的Samantha,By NASA

【如果每個人都能在太空繞地球一圈,世界將大為不同】

說這句話的人叫做Karen Nyberg,2000年7月被NASA選為候選宇航員,經過兩年的艱苦訓練,Karen Nyberg通過了層層選拔,成為了一名宇航工程師。

2013年9月,她第二次登上國際空間站,工作之餘,她用空間站的邊角料縫了一隻玩具恐龍作為給兒子的禮物,這一舉動大受好評。

Karen Nyberg自己也說:「如果每個人都能在外太空繞地球一圈,那麼世界將大為不同。在太空看地球是如此美麗,那是一種原始的美,不經改造卻別具一格,這很讓人觸動,讓人想將地球上的一切保持原狀。」

俯瞰西伯利亞,河流入海口宛如一棵大樹

俯瞰馬爾地夫,宛如水晶項鏈

【從外太空看地球會有一種孤獨感

同時也能體會到

我們的基因與地球有最深刻的聯繫】

說這句話的人叫做Gennady Padalka,作為宇航員,他可以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作為俄羅斯人,他更稱得上是民族英雄。因為他依舊保持著外太空最長服役時間的記錄——897天。

Gennady Padalka說:「那些曾經離開家園的人們,都更能體會到自身的渺小,也更能體會到地球的珍貴和獨一無二。」

俯瞰北非,By NASA

俯瞰撒哈拉沙漠,如水彩畫般精緻,By NASA

Black Marble,By NASA

這張著名的圖片被稱為「Black Marble(黑色大理石)」,它記錄了夜晚的地球,那些燈火通明的大都市,那些漆黑一片的無人區,星星點點,記錄了人類文明改變地球的進程。整張圖宛若一方黑色的大理石,燈光點點連成了大理石的紋路。

我們通過數萬年的努力讓這顆原本漆黑一片的星球多了些亮光,我們的文明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這並不意味著妄自菲薄和孤高自傲。相反,我們需要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地球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的,也是獨一無二的家園。或許,這就是「地球日」的意義所在吧!

地球之美:一部看得見的地球簡史

¥126.00

文:於新陽,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企鵝號「中國星空攝影聯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星空攝影聯盟 的精彩文章:

人類在宇宙中孤單嗎?科學家推算在銀河系就有1000億顆恆星存在,那生命
天琴座流星雨即將來襲!手把手教你看流星滑落,願望成真

TAG:中國星空攝影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