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跟快時尚講工匠精神,發火了

別跟快時尚講工匠精神,發火了

英國BBC19日報道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給全球自由貿易帶來雙重威脅。首先,他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鋼鐵和鋁實施關稅,然而,這一理由只有在真正危機時才能用。如果其他國家效仿,貿易戰將難以扭轉。

Made In China最近很火,已經上升到很高的(這個詞不好用,代替)層面。

緣由皆因美國第45屆總統特朗普膽大、雷厲風行,以商業眼光採取政治手段的瘋狂行為引起。

即使這種瘋狂讓人感到憤怒,然而不得不佩服他的「魯莽」。

2025計劃是一個大國製造的起始目標。

觸痛到一個有霸權主義情節的領袖人物,這個目標他要掐熄在萌芽狀態。

不論他採取這種手段的終極目標是什麼,針對現行的中國製造,可以讓開拓者們靜下來反思一下。

沒技術,沒資金,叫代工生產。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蛻變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里徘徊,那就不叫蛻變,而是「變退」了。

海外網1月12日電 近日,萬豪在給會員的郵件中將香港、澳門、台灣以及西藏列為「國家」一事不斷發酵。在萬豪連番道歉後,達美航空、Zara、美敦力也接連被網友舉報出現了同樣的錯誤,被質疑為「下一個萬豪」。12日晚間,zara在官方網站上發布致歉信息。

我是一個手工製造從業者,見識過一些企業的起起落落狀況,同時也關注行業的生態發展。

大部分項目開展,首要關注的是回報期限和收益率。怎麼做好產品內容,提高用戶體驗暫時空白。

雖然有考慮過,那句話說的是 — 等將來有效益了。

往往事情並不是那樣等將來。

成功了,秉著初心的人會兌現;仍然有部分人是拿著剛剛有成績的項目利潤再投入其他,因為企業需要利益最大化。

自從類似於西班牙ZARA一些品牌引進國內市場,大街小巷就颳起了一股快時尚風。

有需要就有市場,這話沒錯。

所以,快時尚的平民化侵襲了國人的消費口袋。

相對於英國百年品牌Clarks,唯有用工匠精神來概括。當然,這是個人感官上的看法。因為我接觸過這個品牌,仔細分解過產品,才有這樣的總結。

好的產品會有堅持的品質,它的內涵會引起眾多效仿,這就是成為擁有工匠精神的特徵。

很多行業不乏有工匠精神的品牌,在我熟悉的行業拿兩個例子說明一下,有品牌情節的可以繞過。

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坦言:「我們在晶元設計、製造等方面確實存在短板,特別是製造環節相對較弱,部分核心技術、關鍵設備沒完全掌握,但這些技術我們都有布局,而且與國外差距不斷縮小。」

可能是因為本身做技術,對於兩種概念的產品,我更偏向於工匠精神一些。

這裡會聯想到開篇所講的大國製造。工匠精神更能讓產品核心得到提升,能夠孜孜不倦地做好一件產品,不斷挖掘產品性能,需要的不僅僅是錢財上的支持,更需要不屈不撓的堅持理念。

再說下快時尚吧。

我聽說過一種經濟理論,講的是女人穿的裙子越長說明現行經濟越不活躍。那麼,快時尚的風行,除了資產運作的透明化,也說明了一段時期的經濟運行狀態。

就工匠精神與快時尚兩種概念(姑且這麼認為),在將來延續發展的道路上,快時尚預計會更遜一籌。經濟狀況的復甦,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等等都可以提供這種認識的依據。

那麼為什麼快時尚得不到支撐呢?

一是這些品牌的產生本身於用戶沒有忠誠度可言,美名其曰款式設計,豆花白菜各有所愛,其實價格為第一參考標準。

二是追逐利益的跟風心態,會產生品牌林立的現象,市場份額只會愈做愈狹窄。窮盡一切辦法做營銷,成本增加後降低產品性能達到控制銷售價格,形成不良性循環。

最後,等融資再拼。

這樣能做到用戶的心坎上去嗎?

做不到心坎上就算融資上市,不去蛻變就會淪為當下另外一種流行的「殭屍」企業。

當然,高科技產業還是要依靠人才的建立。

希望MadeIn China有工匠精神,成就大國製造。也希望世界和平,經濟狀態都呈現欣欣向榮的美好願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生錄 的精彩文章:

我的大腦要變成機器人的快消費了……

TAG:隨生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