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擁有強大的內心,是腫瘤患者康復的「良方」

擁有強大的內心,是腫瘤患者康復的「良方」

撰文丨記者 劉婧超

心理因素對腫瘤的發生、發展及轉移起著「活化劑」的作用。

腫瘤患者的情緒轉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醫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何與患者溝通,提高他們的依從性,是每一位醫生的 「必修課」。

近日,大河健康報記者走進醫院腫瘤科,和腫瘤患者面對面,聽聽他們的康復故事。

1

看淡生死,其他都不是事兒

53歲的徐阿姨2013年被確診為卵巢癌,她說:「最初感覺身體不舒服,不想吃飯、腹脹,檢查後醫生和家人告訴我只是長了一個囊腫,不礙事。也沒有多想,按部就班地進行治療。」直到初步化療結束後,徐阿姨來辦理出院手續,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卵巢癌。她說:「知道這個消息後,心裡『咯噔』了一下。但一想自己化療中也沒有出現不良反應,而且現在也好好的,心就慢慢放下了。」

徐阿姨喜歡與病友交流病情,有一次與隔壁病友交流時還露出了自己的傷口。「不過這個病友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樣,她很少提及自己的病情,大多數時候是在默默聽大家說話。」徐阿姨說,「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會有離開的那一天,不過是或早或晚罷了。如果我們能把生死看淡,其他的煩心事兒也就都不是事兒了。」

「我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我的要求他們也盡量滿足。」徐阿姨說,「唯一難過的是覺得自己對不起家人,因為身體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做。家中有個90多歲的老母親,兩個孩子還在上學,而自己能為他們做的很少。但是轉念一想,我已經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對家人好了,做到問心無愧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樂觀的心態有助於康復(圖片來源: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劇照)

記者採訪時,外面下著大雨,但是徐阿姨爽朗的笑聲像是一個小火爐,溫暖著病房裡的每一個人。

2

患者情緒轉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腫瘤病人的康復,除了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影響康復效果最重要的一點是病人的心態。」河南省中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孫宏新博士介紹,癌症患者心理轉變過程一般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1.懷疑和否認期。很多患者在知道自己得癌症後,總覺得是檢查結果錯了,一般會去多個醫院就診來確認病情,希望奇蹟出現。上面提到的徐阿姨,她化療期間在進行某項檢查時,發現實習醫生在自己的病歷上寫了個「癌」字,第一反應覺得是實習醫生寫錯了。

2.憤怒發泄期。在癌症確診後,患者常常會出現強烈的憤怒和悲痛。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自己日日行善,為什麼老天這麼不公平,有種被命運捉弄、被生活拋棄的感覺,這時產生的抵抗情緒,會消耗患者抵抗疾病和正常生活的精力。徐阿姨曾在複查時遇到一個病友,知道自己身患癌症,在身體和精神的多重打擊下,沒多久就過世了。

3.合作協議期。這個時期患者在醫生和親朋好友的勸說下,憤怒情緒逐漸緩解,想放棄治療的念頭逐漸打消,為了延緩死亡開始主動接受治療。

4.悲傷憂鬱期。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會考慮很多。比如說覺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事情不能顧及,從而產生無助和悲傷的感覺,加上藥物的副作用以及對疾病的恐懼,患者容易悲傷憂鬱,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孫宏新博士說,曾經有一個患者因為食管癌長時間住院,家裡經濟壓力比較大,兒子結婚前一天和老伴兒拌了幾句嘴,老伴兒在氣頭上,罵他拖累家人。正是因為這句話釀成悲劇,在兒子結婚前一天晚上,患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5.接受升華期。當患者意識到憤怒和悲傷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加不利於治療時,會坦然接受疾病,把整個歷程作為日常疾病管理的一部分,盡自己所能,讓生活變得更充實、更有意義,這個情緒轉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3

消極情緒會加重病情

孫宏新博士說,如果患者過於消極,可使身體各項指標出現不平衡,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加重治療的副作用,影響治療效果。患者不僅需要自身強烈的求生慾望,還需要醫護人員和家人的關心照顧。

醫護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手術、放療和化療等治療的必要性時,還要和患者解釋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讓患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克服困難,積極配合治療。醫護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當患者出現不適癥狀時,除了進行治療外,更應該給予心理支持。患者積極接受治療有助於控制病情,病情好轉可以幫助患者樹立信心,這種良性循環可以激發患者的求生慾望。

樂觀的心態有助於康復(圖片來源: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劇照)

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一病區護士長朱艷說,目前醫療技術的進步也給很多患者帶來了信心,以前患者做乳腺切除手術,術後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但現在可以進行乳房再造,讓年輕的患者對手術沒有那麼抵觸。「我們這裡曾經有一個四十齣頭的患者,每次一聽要切除乳房就開始吧嗒吧嗒掉眼淚。我們給她介紹了很多新的治療技術,讓她更了解自己的病情。現在她已經做完手術,性格也變得開朗了許多。」朱艷說。

此外,癌症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也應該給予關注。河南省中醫院腫瘤內科護士長周明麗介紹,癌症病人可以放聲大哭釋放自己的情緒,但患者家屬的痛苦往往不能這麼解決,因為家屬表現出來的悲傷會給病人帶來壓力和不良情緒。家屬往往只能偷偷難過,這樣就可能出現抑鬱傾向,而且慢性腫瘤患者大多治療時間較長,家屬難免產生厭煩的情緒,醫護人員應該主動引導,讓家屬自然融入到治療中,給患者營造一個積極、輕鬆的治療環境。

記者手記

這幾天出入醫院的腫瘤科,我遇到了走出電梯擦乾眼淚的阿姨,還遇到了蹲在樓梯角落啜泣的大叔,有打電話給母親說不用擔心治療費用的兒子,也聽到了病房裡時不時傳出的笑聲……

這些最平凡和最不平凡的人,在癌症面前都會害怕或是脆弱,但卻沒有放棄那一份對生的希望,他們強大的內心和直面疾病的勇氣讓我心生敬意。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最新成果!清華大學董晨課題組發現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
孩子「近視」可能是長了腦腫瘤!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