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欲得優雅必先讀書

欲得優雅必先讀書

「讀書三味」第一篇見報後,頗愛讀書的詩人十品以詩作留言給我。其詩曰:愛是讀書恰夜時,枕頭直倚卷斜持。此中真趣言不盡,佳處獨宜己自知(《夜讀》)。短短几行詩,寫出了詩人夜深人靜捧卷在手時的那份悠然自得,讀書真趣與佳處盡在心中。

其實,讀書的佳處妙處並非只有自知。喜愛讀書之人,在書卷的長期浸潤下,其外在形象也是會一點點改變的,並形成獨特的精神氣質。正如曾國藩對其子曾紀澤所說的那樣,「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顯然,讀書之佳處就不僅僅是「己自知」,而是眾人皆知了。

讀書不但可以改變人的氣質,而且這種氣質即便是在艱苦的環境中和樸素的衣著下也能充分顯示出來。蘇軾的一位朋友叫董傳,雖然生活貧困,衣衫樸素,但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粗繒大布掩蓋不住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骨,這讓蘇軾十分欽佩,於是才有了蘇軾寫給他的一首詩《和董傳留別》,也才有了那句名揚天下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

腹有詩書氣自華,本義是指一個人讀書讀得多了,身上會自帶一股書卷之氣,就會形成讀書人所特有的言行舉止。如果一個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話,不需要刻意裝扮,也會由內而外產生出一種讓人仰慕優雅的氣質。

現在有很多人都渴望優雅地生活,並把追求優雅當成一種時尚,然而追求優雅的途徑各不相同。有的人選擇的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或身著千姿百態的時裝或肩挎價格不菲的名包,或泡在會所里瘦身美容,更有甚者,不惜金錢和痛苦也要在臉上動上N刀,雖然不至於能回眸一笑百媚生,但美麗效果倒是立竿見影。

愛美之心,人皆有知。生活富足了,穿點好的,讓臉更加青春靚麗光彩動人,這並沒有錯,但我還是覺得,這種追求優雅的方式是花大錢買了個外在的小美而已,離真正的優雅之美差之千里。

因為,優雅是一種內在的和諧,與外在的美麗不同。美麗是天生的,而優雅是藝術的產物,與文化修養相生相伴。如果說美麗是外露單薄易碎的花朵,那優雅就是含蓄豐盈永恆的氣度。這種優雅才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中「華」的本義。

優雅不是華服名包包裝出來的,也不是庸脂俗粉堆積出來的。想要修得優雅,正確的方式方法極多,可因人不同,但最便宜的途徑就是讀書。花小錢,獲知識,增內涵,得永恆。俞敏洪說,讀書給你帶來三樣東西——情懷、胸懷和氣質。我想如果有這三種東西,就會人無不美,事無不成。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孔子弟子顏回的優雅,「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這是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優雅,「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世紀老人」冰心的優雅,「賭書消得潑茶香」,是錢鍾書和楊絳伉儷的優雅……由是觀之,從古至今,欲得優雅,必先讀書。

而說到楊絳,必要提到她那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讀書更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所謂更好,一定包括因為讀書而讓人驚奇的容顏的改變,更包括氣質里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優雅。

相由心生,心隨書改。美麗可能速成,優雅則需慢慢修鍊,需要長久堅持。宋代黃庭堅曾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因之,我們須常常「展一卷書,神與之交,氣與之合,魄附其上,而魂游其中,至掩卷仍如夢如冥,大汗淋漓,口存余香,樂至醍醐灌頂,物我兩忘」。

誠如是,那場更好的遇見,那份渴望的優雅,已不遠矣。

歡迎關注秦笛公眾號,感謝你的點評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
願你的深情,世人都懂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