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信功成名就後如何對待胯下之辱的仇人?

韓信功成名就後如何對待胯下之辱的仇人?

原標題:韓信功成名就後如何對待胯下之辱的仇人?


韓信可謂史上勵志一大典型,從卑微平民,一路走向帝國肱骨重臣。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③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韓信胯下之辱是因為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在場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很膽小。史書上稱「胯下之辱」。《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ku)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宋·陸遊《憶荊州舊遊》詩:「君不見將軍昔忍胯下辱。」清·丁耀亢《續金瓶梅》第三回:「如韓淮陰貧時受了胯下之辱,後來以千金謝了漂母,把惡少封了官,真如太虛浮雲,有何掛礙!」韓信並不是膽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


在項羽死後,劉邦徹底統一了九州,於是封立下大功的韓信為齊王,富貴者,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韓信也不例外,在萬人擁簇之下回到了家鄉,首先找到了那個當年賜他一飯之恩的漂母,贈予千金,以報當年的一飯之恩。

韓信富貴之後,找到那個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為韓信要殺他報仇,沒想到韓信卻善待對屠夫,並封他為護軍衛,韓信後來說,我當時並不是怕他,而是沒有道理殺他,如果殺了他,也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小氣鬼 最小氣的古人是誰?
劉邦為什麼是漢太祖也是漢高祖

TAG: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