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下令不讓後代攻打日本?一個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下令不讓後代攻打日本?一個原因

大家都知道,中國對日本到底都是處於什麼樣的關係,一向日本對中國虎視眈眈,尤其是亂世的時候。日本和我國一直以來就是臨邦,一海之隔。但是相比於其他國家,除了唐朝,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都是不密切的。

明朝時候,日本憑藉堅船利炮,不斷進攻朝鮮,而朝鮮是明朝的附屬國,這樣的話,明朝就會時常出兵救援朝鮮,尤其後期的萬曆朝,其中著名的「三大征」有兩次是和日本海軍死磕。兩國的海域相連,沿海各地出現了許多日本「浪人」,這些人要麼是軍隊的兵痞,要麼是流浪的武士,當然還有一部分假洋鬼子。他們時常騷擾明朝百姓。當時的「邊防軍」也對他們無可奈何,這些日本倭寇很靈活,搶了就到海上躲避,從元朝時就不堪其擾。明朝洪武年間,有記載的倭寇入侵就達44次之多。

等朱元璋滅了元朝,建立明朝以來,邊患不斷,倭寇張狂至極。朱元璋忍無可忍,於是就派使臣出使日本,目的有兩個,其一就是希望日本來朝貢,老朱說,別沒大沒小的,大明威服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小日本別不識抬舉!其二就是責令日本政府解決好倭寇問題。也就是管好你的臣民。

朱元璋覺得日本人會很快答應這些條件呢?結果讓老朱大出意外,國書送達後,日本不僅沒有朝貢,反而砍了大明使者的腦袋,朱元璋惱羞成怒。當時就揚言出兵。要教訓一下日本!

說實話,朱元璋生氣歸生氣,但真和日本較量,朱元璋覺得有點不值當。日本彈丸之地,滅了他們又能如何?

從國內實際情況來看,首先國家剛剛結束了戰爭,老百姓渴望安定和一個休養生息的環境。再者說了,國家財政也不允許。打仗打的就是經濟。權衡利弊,朱元璋想想還是忍了吧,最終沒有真正的出兵日本。

假如老朱那時候出兵消滅了小日本,到現在咱們也安生許多吧?老朱還在留給接班人的丹書鐵券中規定——日本是『不征之國』。也就是說,朱元璋讓他的子孫記住:別打小日本,這『貨』不值當。「日本彈丸之國,蠻荒之地,毫無價值可言,不值得討伐。」——《皇明祖訓》朱元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歷史中的才能到底有多高?個人認為,至少第四
中國歷史上為何范蠡和張良可以逃避功高震主的悲劇?只因張良用了三個計謀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