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調兵百萬就靠這「虎符」,但幾百年來為何沒人偽造一個?

調兵百萬就靠這「虎符」,但幾百年來為何沒人偽造一個?

原標題:調兵百萬就靠這「虎符」,但幾百年來為何沒人偽造一個?


很多電視劇中,皇帝要調動一支軍隊。就要用到一件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虎符。虎符作為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的兵符,目前發現的多是用黃銅或是黃金做成的伏虎形狀的令牌,闢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外一半由皇帝保管,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


歷史記載,虎符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多為銅製虎形,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是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



虎符的背面多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瓣存放於朝廷,左半發給領軍將帥或是地方官兵,並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專符專用。決不可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


到了調兵的時候,需要將兩半勘合驗真,方才能生效,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銘文40餘字,記述調兵對象和範圍,製作也極為精巧。



公元前257年,秦軍進攻趙國,兵臨邯鄲城下,趙國求救於魏楚兩國,魏國派遣大將率軍10萬救趙。此時的秦國向魏國施加壓力,趙國國相國信陵君魏無忌,通過魏王菲的幫助,盜出魏王親自掌握的半個兵符,假傳王命。擊殺領兵大將,奪得兵權。之後夥同楚軍一起救趙,這才解了邯鄲之圍。這就是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由此可見兵符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東西!



但是歷史上為什麼沒有偽造兵符的呢?

原因有二,其一:偽造兵符基本上不可能。從歷史上存留下的兵符來看,紋路細膩,造型複雜。例如兵符上的錯金銘文,就得現在兵符上刻出陰文,再把金絲鑲嵌到陰文中,最後打磨拋光,如此複雜的工藝,在當時的社會除了官辦工坊,恐怕一般人根本無法仿製。



其二:就算你真的造出來了,也不會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不同的軍隊是對應不同的虎符的,就好像一個賬號只對應一個密碼一樣。即便你知道了密碼,沒有賬號你還是打不開!相傳只有皇帝才知道這塊虎符該調遣那個地方的軍隊,就算地方大將偽造了他自己的那一半虎符,也只能調動自己的那隻軍隊而已,所以也不會起什麼風浪。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夫子說 的精彩文章:

探秘丨中國古代的妻為何叫娶?而妾為何叫納?
今宵,元宵。

TAG:史夫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