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易老心難老

人生易老心難老

人生易老心難老

文/01一線

生命中某些珍貴的片段,其實都來自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一、心是一個人的翅膀

很多時候,限制我們的,不是周遭的環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們自己:看不開,忘不了,放不下,把自己囚禁在灰暗的記憶里;不敢想,不自信,不行動,把自己局限在固定的空間里……如果不能打破心的禁錮,即使給你整個天空,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覺。心是一個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山水是大地的書籍,需要我們用心領悟;書籍是案頭的山水,希望我們盡情欣賞。清醒時做事,糊塗時讀書,大怒時睡覺,獨處時思考。做一個幸福的人,需要讀書,旅行,努力工作和生活。做最好的自己,需要修好自己心,立好自己德,做好自己事,干好自己活。時刻關心自己的身體和心情,閑暇看看書,靜心聽聽歌。享得了孤獨,耐得住寂寞,讓思想寧靜,讓心靈淡泊。

二、從心開始感受人生

越是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單薄的人,越浮躁不安。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有時候,要敢於背上,超出自己預料的包袱,經歷一段努力後,發現自己比想像的優秀很多。

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透,年老時看淡。看遠,才能攬物於胸,只看眼前美景,難見山外之山;看透,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看淡,看淡不是不求進取,也不是無所作為,更不是沒有追求,而是平和與寧靜,坦然和安祥,離塵囂遠一點,離自然近一點。

當我們能夠忘記過去,看重現在,樂觀未來時,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處。當我們明白,成功不會顯赫,失敗不會擊垮,平淡不會淹沒一個人時,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處。當我們修鍊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專註於自身的責任而不是利益時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處。當我們,以寬恕之心向後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同情之心向下看,以感激之心向上看時,就站在了靈魂的最高處。

三、從心把握好人生時間的尺度和空間的維度

人生就是一本書,封面是父母給的,內容是自己寫的,厚度是由本人決定的,但精彩程度卻是自己創造的!唯有累過方知閑,唯有苦過方知甜。

我們要認真把握好人生時間的尺度和空間的維度。在淡定者面前,雖然,生命,就像一場永無休止的苦役,但是,不要懼怕和拒絕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強者。任何經歷都是一種累積,累積的越多,人就越成熟;經歷的越多,生命就越有厚度。

對我個人,除了應對工作與生活,平時喜歡閱讀。一本好書,一段好句,是智慧的源泉,是思想的火花,它不但能充盈自己的知識,還能開闊我的視野。讀著好詞好句,就如潺潺流水,緩緩地淌入心田,心中的花朵在它的灌溉滋養下不斷綻放,芬芳著我的流年。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應為自己的精神生活及時充電,否則就會在漫漫人生路上出現脫節、落伍,極易被突飛猛進的社會所淘汰。只有通過讀一些好書來愉悅自己的身心,陶冶情操,在悠哉閑適的生活中去凈化自己的思想,才能讓精神得到升華。

不知何時起,隨著閱讀而來,我漸漸地喜歡上了文字,喜歡陶醉在它的那份意境中,喜歡它賦予的那份靈感。閑來之時,提筆落墨成了我的一種愛好。我用文字收集著生活中的雨露與陽光,用文字去感悟人生的五味,把心境一點點的譜寫成篇篇文字,代替那負荷過重的記憶,不經歲月的流逝而淡忘。

喜歡在夜深人靜之時,泡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書卷,沉醉於書籍的流離墨香之間,把心浸於那美妙的文字里,任思緒在字裡行間跳躍著,慢慢地暢遊開來……

我對文字的鐘愛,並非是他人所說的寂寞與孤獨的寫照,我只想避開那繁華里的喧囂,沉澱下浮燥的心情,讓心靈在文字中得到一份寧靜與悠然,努力做到心靜如水;我只想劃著一葉扁舟徜徉在浩渺的書海之中,用不斷的求知慾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讓心靈與思想得到升華。在書海里,我遇見了很多的名人,再次閱讀他們作品時,我已不是學生時代那種為了讀書而讀書的心理,而是想跟隨著作者的文章一起步入那種意境之中,感受著他們的精神和思想,我的心靈被撞擊起了火花,情感也愈加豐盈了。

我與那些愛文字的人們一樣,有著一顆細膩而略帶多愁善感的心,在生活中我充滿著熱情,富有著無邊的聯想。在字裡行間中,我大膽流露出感性的一面,用文字釋放著自己的一份獨特情懷,直白地抒發著個人的胸臆,把心情默默地記憶在一段段的文字之中。筆端之下,有著喜,有著憂,有著回憶,亦有著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暢想。

我一直欣賞那些「胸藏文墨虛若骨,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知性作者,在他們身上流溢出了一股高雅脫俗的書卷味,他們用聰慧的心、質樸的愛寫著自己人生。我知道,我不能與大作相比,但我想讓生命濡染在書香之中,用文字的靈秀、典雅來為自己織出一件與眾不同的衣裳,從文字中不斷汲取知識,不斷地歷練自己。讓心走進文字,就如走進了一幅高雅的四季水墨畫中,在那,我可以感受到春的盎然,夏的熱情、秋的浪漫、冬的高潔。把心放入文字吧,讓它在那四溢的幽幽墨香中得到熏陶漸染,慢慢地滋養著我的心靈。

讓我們用最美的心情迎接每天的朝陽!讓陽光和世界因我們而精彩。這也是人生心不老的一部分意義。

(2011.4.18晨)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羅余作,男,漢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網路與信息管理師,吉安市製造業信息化指導專家,中國知名專家學者。1982年考入江西工業大學(今南昌大學)學習。1986年8月參加工作,長期從事設備技術、網路與信息技術和企業管理實踐。現任某央企信息部門主任。

職場上主要擅長機械自動化、電子信息化、管理標準化和企業文化等專業領域的探索與實踐,有十多項科技和創新成果、技術改造項目成果、技術改正重大成果榮獲省部級和市級表彰,主要作品有專業論著、科技論文、講義(課件)、調研(技術)報告、案例、QC成果、科技創新成果。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交流會議和網路媒體上發表論文50餘篇。

業餘愛好旅遊、體育、寫作、攝影。主要作品有文學雜文、小說、評論、散文、遊記、詩詞、格言(語錄)、評論、新聞及攝影。在報刊媒體發表新文學作品300餘篇。在《中國作家文庫》等各類書籍、報刊和文學網發表作品500餘篇。其中50多篇作品應邀參賽獲獎,曾榮獲「中國當代實力派作家」、「中國詩詞家」和「當代百強才子」等榮譽的稱號。個人辭條已編入《走進大家》、《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辭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錄》等大型文獻。目前參與全國科監委行業發展戰略委員會、全國品牌委行業調查委員會、全國高科技創新品牌產業發展研究課題組、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中國作家(交流)協會等十多個學會團體活動。

作者自述:我的業餘只想靜守自己的內心,做歲月里的寧靜人。平時業餘喜歡隨筆寫點人生經歷和感悟文字,用以調理白天強於工科的頭腦。記得在我40歲生日那天,一位朋友給我發過一條簡訊:「你,一口氣在人生的跑道上跑了N圈。今天,又到了起跑點。累了吧?休息一下吧。明天你又將開始新的一圈。而我,將一如既往的站在跑道邊為你吶喊助威。」我回復朋友說:人生是一場自我完善的修行,所有的經歷,無論悲喜,都為塑造更完美的自己,待那時,即使青春不再,年華已逝,也終究會遇見最美的自己。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降生人世,我們就坐上了生命的時光列車。如果按生命83年計,我們的人生時光也就只有3萬天。可是,仔細想想,我們會發現,這些日子,我們沒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豪邁之行。感念之餘,我回顧了過去,檢討了自己。認定了兩點體會:一是要把人生奉獻給那些永恆不變的事物,因為生命的偉大用途,是要把它花費在比本身壽命更為長久的事物上面。二是要決心為年歲增添生命,因為思想得最多,感受到最高尚的東西,做出最佳行為的人,生活得最豐富。

歡迎大家關注我微信公眾號jaxluoyz01。

01一線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01一線 的精彩文章:

彼此珍惜的人生

TAG:01一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