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用做事去修行,用心境安生活

王陽明:用做事去修行,用心境安生活

王陽明——一位成功的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連近代以來的張居正、曾國藩、梁啟超、孫中山、蔣介石,還有「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都是他的超級粉絲。

1

太在意得失

王陽明曾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洒脫,何等簡易!」

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慾,便回復良知之本體了。

要減少自己的慾望,不要太在意得失。

在這個世界上,功名利祿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禍福難料,這些身外之物,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在意又有什麼用。

人們為了外在的東西,終日奔波,患得患失,最終失去內心的安寧,成為慾望的囚徒,實在是捨本逐末。

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順其自然,保持內心的安寧就好。

我們做的事遠遠沒有王陽明做的那麼多、那麼大,為什麼天天還叫忙叫累?

今天的人們看上去忙忙碌碌,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時刻得不到休息,以至於許多人都迷失了自己,喪失了自我。

現代人無時無刻不處於一種焦慮、急躁、浮泛、灼熱的狀態之中,哪怕是有了閑暇時間,也要麼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要麼處於心緒煩亂、無所適從之中。

王陽明所做的事比我們多多了,卻始終不忘修心養性,而且終日保持著一種悠然自在的心態,他的這種生活藝術,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2

太在意別人的閑話

王陽明曾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別管那些閑話,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早晚都會有收穫。

這個世界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少不了流言蜚語,別讓他人的目光或言語阻斷你前進的腳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王陽明創立「心學」之後,因為和程朱理學相衝突,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於是很多人開始攻擊王陽明,維護程朱理學的正統地位。

他們把「心學」斥之為「偽學」「異端」,紛紛上書彈劾王陽明。

王陽明對此的反應是不予回應,無辯止謗。

古人說:「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面對那些流言蜚語,不需要辯解什麼,只要踏踏實實地去做,做成了,那些閑話自然就沒了。

太過在意別人,反而會在他人的目光中迷失自我。只要認準前進的方向,今日的誹謗與嘲笑必將成為來日的掌聲。

3

無事存心養性

存心養性,簡單的說就是加強自我修養。

王陽明認為,加強自我修養,存心養性,是為了致良知,發現良知。

存心養性,歸根結底是讓自己做好一個人,一個真正認識自己心性的成熟的人。

王陽明說:「事物之來,但盡吾心之良知以應之。」

雖然不管有事無事,都要做存心養性的工夫,但是只有在無事的時候多多「存心養性」,致良知,才能在有事的時候充分地「事上磨鍊」。

4

經常看不慣別人

王陽明說,天下無心外之物。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

《傳習錄》中載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陽明游南鎮時,他的學生指著岩中花樹問他:「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你心裡有什麼,看到的就是什麼。

蘇軾和佛印在一起修禪時,他就對佛印說,你看我像什麼?

佛印說:我看見你像一尊佛。蘇東坡說:我看你像大便。蘇東坡很開心地離開, 回到就他把事情告訴了他的妹妹。蘇小妹哈哈大笑,哥哥啊,你又輸了......

佛印心中有佛,眼裡萬物皆為佛,蘇東坡心裡不靜,則眼中不凈。相由心生,心中有什麼,看到的就是什麼,表現出的自己也就是什麼。

後來蘇軾歷經貶謫,飄零半生,他說:「吾上可配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王陽明也曾說過:「見滿街都是聖人。」

一個人內心恬靜,並摒棄了世俗繁瑣醜惡,相信了美好的存在,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是美好的。

5

心不動,萬事容

活著的最好狀態是什麼?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詞,是從容。

王陽明的弟子歐陽德曾經問過他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亦忙,何也?」歐陽德意識到,使內心凝定是很難做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心意多處於煩亂的狀態,有事的時候固然忙,無事的時候也忙。他尋求王陽明,是想從先生那兒得到一個答案。

「忙」是一種現實的存在,事務繁雜,逼使著人投入其中,身體得不到休息,是一種忙;而心煩意亂,時刻充滿各種雜念紊思,得不到片刻的寧靜,也是一種忙。

王陽明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說:

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相比古人,生活在今天的人要忙得多。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時刻得不到休息。以至於許多人都迷失了自己,喪失了自我。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現代人無時無刻不處於一種焦慮、急躁、浮泛、灼熱的狀態之中,哪怕是有了閑暇時間,也要麼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要麼處於心緒煩亂、無所適從之中,所謂的空虛、無聊。

王陽明的弟子曾經問他如何清除心中的雜草。

王陽明回答說:「草有妨礙,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著了一分意思,即心體便有貽累,便有許多動氣處。」

雜草有害,當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爾沒有清除乾淨,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越在意心裡就會越亂,心中盯著那一塊未除的雜草,那心中就雜念叢生了。

不急不緩,淡定悠閑。事再大也舉重若輕,事再多也有條不紊。用做事去修行,用心境安生活。這就是從容的活著。

似乎高高在上,似乎遙不可及。王陽明則告訴我們,一切的秘密也不過是三個字:心不動。心不動的秘密也不過是一句話:收迴向外追逐的目光,重新發現內心的良知,並依之而行。

心若不動,萬事從容。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誰有痛苦糾結,但是面對這些「懊悔」,一定要懂得放下,你越在意,心裡就越亂,整個人反而被情緒控制。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不要沉浸在懊悔之中,放下過去,才能擁抱未來。

6

愚人求知識,高人悟學問

《傳習錄》上記載,一朋友問王陽明:「讀書不記得如何?」

王陽明回答說:「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

王陽明認為,一般人讀書只是記得書中的話,這是在學知識。因為記得只是你記住了書中的話,但這「知識」對你有沒有影響、觸動?這個就難說了。

曉得則是你從自心中發現了書中的那些道理,在自己心中印證了書中的道理。這就是讀書以發明本心。這樣得來的才是真正的學問。

可以說,在王陽明眼中,知識只是死的,沒有態度的東西。而學問,則是在我們心中得到印證,得到體悟的知識。這裡最大的差別就是有沒有在自己內心,印證過,體悟過。

所以,有些人明白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讀過很多書,但做起事情來卻不靠譜。因為這些道理在他心中只是知識。

不管是讀書還是修行,我們都應改搞清楚我們是在學知識,還是在體悟道理,做學問。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為學就是學知識,當然是越學越多;而為道,就是體悟學問,自然越來越少。王陽明告訴我們,學問的最後就只有體悟良知。

7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生活中經常碰到這種人,他們有很多知識,知道很多道理,但卻從未按照那些道德箴言,那些知識去做事。

王陽明認為,他們其實是不知。比如一個兒子自以為知道什麼是孝道,但是顯示中經常虐待自己的父母。這個兒子其實並不知道「孝道」。

所以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真正學問到家的人,知道了一個善的道理,是馬上就會身體力行的。如老子所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一個人如果真的體悟到了什麼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會去做。如果他沒有付諸行動,原因只有一個:他並未真正認識到善。

8

有誠才有智慧,無誠只是小聰明

王陽明認為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來,「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字。做事情,必須要先有誠意,然後才能在事物上格致,否則就會無從下手。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講究一個「誠」字。而這個「誠」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坦白。

我們經常談到智慧和聰明的區別,在王陽明看來,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是以誠為本的,誠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不欺世。

而那些「聰明人」,與誠相反,以巧詐為本,所謂的聰明都成了獲取利益的手段。

所以,王陽明在家訓中告誡後輩說:毋說謊,毋貪利。人如果做不到誠這個字,那麼他的智慧很容易就墮落為一般的小聰明。

《韓非子》中說,巧詐不如拙誠。在這一點上,王陽明、曾國藩與古人不謀而合。

曾國藩以「鈍拙」自居,以「拙誠」破「機巧」,這使他練就了深諳世事卻又不為世俗所擾的超然本領。

「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 「拙誠」不僅是修身之要、相處之道,更是立業之本、成事之基。

雖然「拙誠」,有時候看起來會眼前虧,但是終究是為未來打下了基礎,最終會有更大的收穫。這是一切目不見睫的「聰明人」所不屑的,而確是任何成大事者所必備的素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Netty實戰十之編解碼器框架
清明節前後時間安排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