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期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之下,光緒皇帝的一生作為應該如何評價?

長期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之下,光緒皇帝的一生作為應該如何評價?

原標題:長期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之下,光緒皇帝的一生作為應該如何評價?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清德宗光緒皇帝諱載湉,醇親王奕繯之子,其母為葉赫那拉·婉貞,慈禧太后胞妹,也就是說慈禧是光緒的姨母。傳統論者一般都認為光緒帝一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之下,且兩人關係比較緊張,筆者對此不以為然。至少慈禧對這個侄子沒有太大惡感,對其的嚴厲或許是有鑒於對同治皇帝的管理過於鬆弛,以致其生活不檢,最終竟早亡(關於同治皇帝死因問題,學界多有討論,天花說不足為信,其讞可定)。當然,擁有極強權力欲的慈禧對光緒企圖獨立掌握權力的想法和行為是堅決抵制的,這另當別論。


光緒皇帝


對於評價光緒帝這個末代之君,其無為並沒有什麼可資討論的,變法不成,終被軟禁,他並沒有改變清王朝的命運,但是,據此就說光緒皇帝是個平庸之人,或不太合適。


光緒幼年即被立為皇帝,雖然沒有親政,但是接受的確實一個帝王的教育。自少年起,他就從帝師翁同龢學習經史,翻看史籍我們也不難看出慈禧太后對光緒的教育很是重視。

翁同龢,江蘇常熟人,字聲甫,號叔平,咸豐年間中狀元。歷任刑部、工部、戶部尚書。光緒八年(1882年)授軍機大臣,一直擔當光緒帝師的職責。從翁同龢的經歷不難看出,他有著良好的儒學修養,尤擅經史(翁同龢為帝師時,中法爭端發生,翁以為「皇上讀經固然重要,然目下讀史尤亟」故優先給光緒講史),且有著豐富的理政經驗,在不論其個人道德和權力欲的前提下,算是一位干臣。有師如此,光緒的學業安排得井井有條。翁同龢也很稱許這位「皇帝學生」,中法爭端開始,光緒帝便能及時關注此事,翁同龢對此曾在日記中寫道「上留意及此,可喜也」;皇帝開始學習批閱奏摺,有時竟能讓翁同龢這位帝師認為「未改一字,皆進境」,這些都是這位幹練老臣對少年皇帝眼光和處事的稱許。



翁同龢手札


不僅如此,應該認識到,光緒帝並不甘心做一個庸碌之君。未親政時,即在中法爭端持主戰態度,表現了一個皇帝的責任感(寸土必爭)。而之後的甲午戰爭對他衝擊尤大,支持維新變法更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故事,我這裡就不詳贅了。


不過,不可否認,光緒帝並不是一個有大魄力的皇上,用傳統的形容詞,他不是個「乾綱獨斷」的帝王。他的悲劇就在於他生活在慈禧因權力欲編織的一張控制網中,希望突破,又無力衝破。


慈禧


參考文獻:


孫孝恩:《光緒傳》


蕭一山:《清代通史》

翁同龢:《翁同龢日記》


編輯:施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中國 的精彩文章:

為確保京師及皇宮安全,清朝京畿衛戍部隊是如何布防的?
清明節不吃熱食的習俗從何而來?這個節日又經歷過哪些演變?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