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其實最早下西洋的是他,比明朝鄭和還早126年

其實最早下西洋的是他,比明朝鄭和還早126年

眾所周知,中國所有歷史記載第一位下西洋的人鄭和。其實不然,另有其人,在元朝的時候曾經有一位人也去過西洋,因為元朝不被承認,所以沒記載。

這人是元朝的楊庭壁,在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即公元1279年,廣東招討使楊庭壁就曾奉命率領元朝官方船隊出使西洋各國。楊庭壁下西洋比鄭和整整早了一百二十六年。

據史料記載,楊庭壁當年率領船隊,從廣州出發,經過南海、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後,到達印度西南海岸的。他的這支船隊很龐大。

張帆則大者由十二帆起,以次第減。至少者三帆止……每船水夫共載一千人,其中六百人為水手,四百人為擁勇、銃手之屬,每大船隨帶三隻較小之船,大小長短廣狹,約當大船二之一、三之一、四之一,皆造於中園之泉州及廣州兩處。……船分四層,內分艙房及公用廠房,以供船上商人之需,且艙房之中,尚附帶有小間,各人自有其門戶鎖匙。」

這楊庭壁第一次下西洋,帶著大量的絲綢、絹帛、錦綾、布匹以及陶瓷品等等。他們除了和南海諸國交好,換回了很多國內沒有的東西。楊庭壁抵達俱蘭時,也里可溫兀咱兒撒里馬及木速蠻主馬合麻也在其國,聞詔使到來,都表示願意遣使入貢。

蘇木達國也遣使通過俱蘭向元朝臣服。因此,南海十國馬八兒、須門那、僧急里、南無力、馬蘭丹、那旺、丁呵兒、來來、急蘭亦、蘇木都剌皆遣使入貢。

連非洲有名的旅行家伊本·拔在自己的日記本里都記載了,當時的元朝皇帝蹭拍使者去過印度。當時船隊的船只有十幾艘,如果和鄭和的三百搜來比,數量差距很大,但船艇的質量不差。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和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太,都這兩人都說過他們在印度見到很多中國商船。在俱蘭稍北的喀里克脫,航船經理告訴伊本白圖太,中國商人買來回的船票,都沒有空位,還要提前預約,可想而知,當時的貿易非常的繁華。

最值得一提的是,羅馬教皇使者鄂多立克奉羅馬教皇之命出使中國,就是在印度乘坐中國的海船到中國廣州的。他乘坐的船隻是能夠乘坐六百人的一條海船。在元朝的海外貿易中,這楊庭壁只是一個代表,元世祖時期還派遣國使出訪遠至非州的馬達加斯加島,開闢通商貿易。

元惠宗時期,也曾派出一個十六人的使團,出訪法國,當時稱富浪國。他們來到在富浪國南部的亞維農拜訪羅馬教皇,羅馬教皇隨即派使團回訪東方大國的元朝,並向向元惠宗朝貢西方的良馬寶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遠都不知道 的精彩文章:

TAG:永遠都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