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最大敗家子,不是慈禧也不是溥儀,是一個大家心中的「明君」

清朝最大敗家子,不是慈禧也不是溥儀,是一個大家心中的「明君」

原標題:清朝最大敗家子,不是慈禧也不是溥儀,是一個大家心中的「明君」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因此,清朝雖然已經滅亡,但是,還是在中國人的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對於晚清的昏聵和腐朽是認可的,然而,在質疑清政府的統治的同時,他們卻還是在為清朝的皇帝洗白。於是,「清朝無昏君」的說法一時間大行其道。然而,清朝的皇帝真的沒有昏君嗎?如果沒有昏君,那清朝又怎麼會滅亡呢?


事實上,大多數人對於清朝的認知主要還是建立在康、乾、雍三位皇帝的身上。這祖孫三人統治了中國百餘年時間,在他們的時代,中國的情況的確是大大穩定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整個清朝都沒有昏君。清代從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這裡包括後金大汗、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實際統治的君主。


事實上,清朝的皇帝真正有能力的並不多,這裡除開努爾哈赤、皇太極,也只有康熙和雍正兩位罷了。


康熙皇帝少年繼位,平鰲拜、滅三藩、收復台灣、平定準噶爾,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了不得的功績。當時大清剛剛入主中原,康熙的大部分政策都是在安撫百姓,站穩腳跟。「永不加賦」的政策也是在他的手上成為了始終不移的鐵律。


需要明確的是,康熙對於西方的態度是比較友好的,雖然,他實施了海禁的政策,但是,這位帝王對於西方還是有些了解,他沒有一味嫌棄西方的落後。雖然,康熙是個不可多得明君,但是,他晚年的政治格局其實也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朝野上下貪污腐敗的風氣屢禁不止,國庫之中的銀子越來越少。真正讓大清起死回生的其實是雍正,他兢兢業業、勤勉執政,整頓了貪腐的風氣,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這才救了大清一命。



之後,等到乾隆皇帝繼位的時候,朝廷之中的錢糧已經非常豐厚,所以,乾隆可以說是一個「太平天子」了。對於他來說,只需要守住父親的基業就已經算是優秀的了。

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乾隆得到了雍正留下的大好格局,但卻沒有珍惜。大小金川的戰役就已經讓乾隆捉襟見肘,其人多次下江南巡視更是花費了大量的國帑。乾隆晚年的朝局更加混亂,和珅賣官鬻爵,大肆斂財,他個人的財富甚至能抵得上國家幾年的稅收。



所以說,乾隆之所以能夠被後人成為明君,完全是因為有個好爺爺好爸爸。實際上,乾隆完全是個敗家子,無端斷送了雍正留下的大好基業。


乾隆以後的皇帝水平就更加次了,嘉慶、道光等皇帝在位期間基本毫無建樹。嘉慶辦的最為人稱道的事情恐怕也就是扳倒和珅這一件,至於他後來還做了些什麼,後人根本沒有印象。偏偏這些人還異常的驕傲自滿,如果說,康熙沒有學習西方還有情可原,那麼,後來的這幾位皇帝就完全是無鍋可甩。


當然,相比明朝的那些不靠譜的君王來說,清朝的皇帝還是要優秀不少。至少他們一個個都表現出了兢兢業業、宵衣旰食的樣子。但是,那又怎麼樣呢?努力了沒有成果,甚至,還讓局面變本加厲的變壞,這樣的君王難道還不是昏聵之君嗎?難道就因為他做了些表面文章,他值得被吹捧、被洗白了?明君的標準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低了呢?


事實上,整個清朝幾百年的時間內,統治者心中始終有一個邁不過去的坎。


因為他們是從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在人口上屬於少數。因此,他們對於漢人始終有所忌憚,不願意徹底接納、信任他們。滿漢之間雖然已經有所融合,但是,實際上還是有著很大的歧視與隔閡。為了死死壓住漢人,清政府很少誠心地重用漢臣。


於是,清朝初年的軍機大臣和首輔大臣幾乎都是滿人,即使想曾國藩、左宗棠那樣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臣最終也免不了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既然,統治者心中始終都不願意將自己的子民平等對待,那麼,佔據絕大多數的漢人自然不可能活躍起來。


所以說,只要統治者還是不遺餘力的往他們身上纏繞枷鎖,那麼,中國就絕對不會有進步發展的那一天。身為帝王,九州萬方的共主,如果連他們都想著去抑制子民,那麼,他們又怎麼能被視為明君呢?


參考資料:


『《歷史上的「康乾盛世」》、《大清朝的「明君」有哪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社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平定此地後留下一座石碑,上面寫了9個字三百年後字字應驗
這個時代,你不想娶老婆都不行,還得拚命生孩子,不然就得去坐牢

TAG:山川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