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城市規劃建設的新樣板

中國城市規劃建設的新樣板

中國城市

規劃建設樣板

說到中國城市的面孔,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鄭時齡曾經有過一段形象的概述,他說:「在城市的現代化早期,中國過多地學習的是美日模式,一味地追求高樓大廈、寬闊的大馬路、中央廣場等這些非常表象的東西,但是卻很少去探求美日城市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後遺症。只顧步其後塵,照直沿著人家的老路走了過去。」

這種建設模式導致的千城一面的現象,一直廣受社會詬病。但是誕生僅僅十幾年的鄭東新區,則規避了這種模式,他們把城市交通、綠化、地下空間應用等整體空間和建築單體個性空間融合,創造出了一種嶄新的城市建設模式,為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的設計,提供了一種真實的借鑒。

1. 建築間穿行風的軌跡

近年來,華北大地飽受霧霾之苦。人們開始關注風,是因為一句戲言:「治霾靠風。」每當霧霾降臨,人們期盼大風起兮,卻發現風沒有過去大了。繼而有研究表明,是城市林立的高樓,阻擋了風的通行。

攝影 / 陳秀峰

2016年初,北京市規劃打造了5條寬度為500米及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多條寬度80米及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目的是緩解中心城區的熱島效應,減少霧霾滯留時間。同時,廣州、西安、南京、福州等城市也都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提出過類似通風廊道的概念。如福州市就規划了「一軸十廊,一門多點」的通風格局。

攝影 / 周常劍

城市通風廊道設計最早由德國人提出。沉寂多年後,香港於2006年率先引入了此概念,並明確了其定義與功能:「通風廊道應以大型空曠地帶連成。例如主要道路、相連的休憩用地、美化市容地帶、非建築用地、建築線後移地帶及低矮樓宇群。通風廊道應沿盛行風的方向伸展。」我們驚訝地發現,鄭東新區的格局與以上表述不僅契合,甚至更為豐富。

環形城市的兩圈樓宇都不高大。圓心為如意湖,通過運河向北連接龍湖,龍湖以北就是黃河。俗話說:「大風溜河沿」,黃河就是風口。這是一條自北向南,以人工運河為骨幹的鄭東新區第一通風廊道,有效地化解了CBD中心的熱島效應。環形的CBD不是閉環,它有四大敞口,還有多達幾十條的放射狀街道,接受八面來風。敞口處和運河兩岸是大片綠地。與綠地相連的街區都由低層樓宇群組成。CBD的西面與老城區交界處是北南走向的寬闊的中州大道,又是一條通風走廊。CBD再向東,黃河南路、農業南路、東風南路、新107國道,構成北南通透的次級通風廊道。

2. 居住的空間水城交融

繼鄭東新區之後建設的城市新區,不論南方和北方,豐水和缺水,濱水必是標配。陝西西安西咸新區沿渭河、涇河和灃河布局。湖南長沙湘江新區、江西南昌贛江新區則沿江發展。安徽合肥為濱臨巢湖,不惜將巢湖市合併入合肥市,規劃建設了合肥濱湖新區。

攝影 / 陳秀峰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組長,雄安新區設計師徐匡迪院士強調,雄安新區理水營城,以湖淀為核心,選擇在白洋淀西北部建城,希望它是一個山水城市,注重自然人文化、人文自然化,自然生態系統向社會系統延伸。這也是鄭東新區追求的理念,並已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

攝影 / 周常劍

鄭東新區從初始規劃的150平方公里,到今天管轄面積260平方公里,控制面積370平方公里,僅用了十幾年時間,創造了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蹟。更重要的是,它營造了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鄭州城市發展中軸線,連接了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充分體現了老城與新城的共生,其中包含了歷史與未來的共生,人與自然的共生。

文章節選自《中國國家地理·鄭東新區專刊》

撰文:鄭泰森 繪圖:酈雯煜

編輯:馮詩涵

鄭東新區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 的精彩文章:

它比金子值錢

TAG:中國國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