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做到這一點,才是最高級的儀式感

做到這一點,才是最高級的儀式感


Apr.

21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很多人大約是忽略了,原來愛自己也是一種儀式感。








越是沒人愛,越要愛自己。

很多人大約是忽略了,原來愛自己也是一種儀式感,我們應該對自己好,勻出一些時間來做自己認為更重要的事,進行更多的自我探索,認識自己的能量與邊界,找到真正所喜之事、所愛之人,珍惜對待。


 


楊瀾曾在一次採訪噹噹網的俞渝時,問她:「你最不自信的地方在哪?」




她回答說,是自己的長相。為此,她曾經自卑過,可是後來她在事業上獲得了成功。




於是,楊瀾又問:「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反而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氣質和光芒了呢?」




她很鄭重地回答,接受自己。




楊瀾聽了之後忍不住讚歎,說這一點值得許多女性去借鑒。




接受自己就是悅納自己,是高高興興地接納自己,不僅包括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還包括對自己的不足甚至殘缺的接納,對失敗挫折的包容。

即使自己不夠英俊或者美麗,不夠高大挺拔或苗條靚麗,仍能欣賞自己的可愛之處。愛上自己,然後改變自己,直至令自己無限接近完美,讓自己變得更好。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悅人者眾,悅己者王」。




很多人不懂得愛自己,不懂得給自己的生活加一點儀式感,不會給自己買禮物,也不會讓自己好好吃一餐美味,不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也不會讓自己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享受。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我沒有儀式感是因為我正在努力奮鬥,我努力奮鬥是為了將來更好地生活。可我想問的是,沒有現在,何談將來?




努力的人很多,每一個行業都不缺優秀的人才。在室內設計行業就有這麼一個女生,她27歲就成為國內室內設計行業里的領軍人物,她的作品至今還是這個行業里的標杆。但是,為了能走到事業頂峰,她捨棄了自己的生活,捨棄生活里一切的儀式感,用無數個沒日沒夜的加班和辛苦換來事業的成功。




她自嘲的話有些悲傷,她說自己可以忙到沒有時間花錢。雖然年紀輕輕就在一線城市最好的地段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可她住在這所房子里的時間卻寥寥無幾,三年的時間裡她回家住的日子加起來不超過一個月。蒼天不負有心人,她在27歲之前拿遍了這個行業里所有的獎項,但也是在27歲那年,她接到媽媽的一個電話。




媽媽吞吞吐吐地問她忙不忙,當時她剛接了一單大生意,忙得四腳朝天。在她的記憶里,媽媽永遠是那個喜歡讀俄國文學,把手風琴拉得宛轉悠揚、悅耳動聽的優雅女子。而那一年媽媽還不到50歲,在她的心裡媽媽與「失去」二字仍相距甚遠。可是,當親人終於將實情婉轉相告時,媽媽已經是癌症晚期。




儘管她最後辭掉了工作,也只是陪了媽媽不到一個月,而那時媽媽已經沒有精力和她聊天,分享她的收穫,期待她的未來……




一位詩人,寫了不少的詩,有了一定的名氣。可是,他還有很多詩並沒有發表出來,無人欣賞。為此,詩人很苦惱。他的一位朋友是位禪師,這天,詩人向禪師說了自己的苦惱。禪師笑了,指著窗外一株茂盛的植物問:「你看,那是什麼花?」




詩人看了一眼植物說:「那是夜來香。」




禪師點點頭:「對。夜來香只在夜晚開放,所以大家才叫它夜來香。那你知道,夜來香為什麼不在白天開花,而在夜晚開花么?」




詩人看了看禪師,搖了搖頭。禪師就笑著說:「夜晚開花,並無人注意,它開花,只為取悅自己!而白天開放的花,都是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讚賞。但夜來香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依然徑自綻放,散發芳香,它只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而我們人,難道還不如一株植物嗎?」




許多人總是把自己快樂的鑰匙交給別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別人看,讓別人來讚賞,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快樂起來。我們應該為自己多做一些事情,學會愛自己,並且保持生活中應有的儀式感。




一位公眾號粉絲過百萬的自媒體人曾經在一篇文章里告訴她的讀者,她說她在寫公眾號的路上,曾被最好的朋友挖苦指責她的文章一文不值,她低頭聽著,心裡感覺很難過,好幾個月不敢在公眾號上更文,生怕再被批評,被輕視。過了很久之後她才知道,這位朋友並不曾讀過她的文章,而那些指責批評,不過是出於對她的「慣有印象」。




她還有一位很要好的女性朋友,因為以前一次偶然的談話,一直以為自己的男友喜歡長發飄飄的姑娘,儘管早就動了心思,想剪一頭幹練的短髮,卻因為男友的喜好留了很多年長發。直到某天,她終於狠心剪掉了長發,但沒想到的是,她聽到了男友難得的表揚,男友對她說:

「這樣的你,更加漂亮,更加嫵媚。」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去讓別人高興,誠心誠意地對別人好,絞盡腦汁想要為別人做些什麼,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有時候全然不顧自己的感受,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將一顆心繫在別人身上的取悅,究竟耗費了我們多少心力。取悅原本就是一場高成本的、對自己的極大內耗。




每一個習慣取悅別人的人大概都很忙。忙著感知別人的需求,忙著抉擇是先滿足這個人還是先滿足那個人,忙著努力奮鬥做出一些成績,然後焦慮地等待別人的認可,或者忙著擔驚受怕,害怕是否會因為做得不夠好而被拋棄。而每一個取悅者又都是健忘的,似乎昨天得到的喜愛和認可在明天就會被清零,然後重新去追求更大的認可。




最可怕的是,這個過程好像是一個無限的輪迴,追求認可,然後忘記,然後再重新追求更大的認可。在這個輪迴中,取悅者像極了一枚陀螺,被鞭子抽打著不停旋轉。我們在其中消磨了自己的時光,耗費了自己的心力,看似一直在對別人好,但最後也許還會得不償失,無法取得別人的珍惜和諒解。




越是沒人愛,越要愛自己。

很多人大約是忽略了,原來愛自己也是一種儀式感,

我們應該對自己好,勻出一些時間來做自己認為更重要的事,進行更多的自我探索,認識自己的能量與邊界,找到真正所喜之事、所愛之人,珍惜對待。




可是取悅者卻常常對自己內心的聲音置若罔聞,全身心投入了對別人需求的滿足中。然後在某一個醒來的清晨,看陽光灑滿全身,輕輕地問自己:我到底是誰?我這麼忙碌,究竟為了什麼?




一個周末,我去朋友王冉家,看到她家陽台上放著一張舒適的大紅色單人沙發。


於是我忍不住問她:「你家是沙發多了沒處可放嗎?幹嗎要放在陽台上風吹雨曬的。」




她笑著拍了一下沙發,說:「這可是我們家最昂貴的沙發,我特意放在這裡的,泡腳、發獃、看書,都能坐一下。風吹日晒就風吹日晒唄,這個壞了,就再換一個,雖然它很貴,但是跟舒服和放鬆比起來,再貴都值得。」




王冉在外企諮詢公司工作,工作壓力非常大,她還有一個頑皮的兒子,同一行業職位更高的丈夫比她還忙,經常加班到三更半夜。她每天晚上等兒子睡著了以後就坐在這張沙發上等丈夫回來。




王冉把在陽台上的只屬於自己的這一點點時光,作為生活中的一種儀式,她稱這個儀式為「一個人的心靈SPA」。她說,這樣的時光對於每一個與她相似的,即要顧家庭又要顧事業的主婦而言,是比買名牌包包更奢侈的東西。所以,

自己一個人用的東西要買好一點的,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才更要奢侈一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誰都不想再討好了,跟誰在一起更舒服就和誰在一起。朋友也是如此,累了就躲遠一點。取悅別人遠不如快樂自己,越是沒人愛,越要愛自己!」說這句話的時候,王冉不住地跟我眨眼睛,她接著說,「這裡的別人也包括我老公,我老公忙得顧不上我的時候,我就會自己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花市買花,我會刷他的信用卡,給自己買很多漂亮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再出門。




這樣的次數多了,他也會主動抽出時間來陪我。當然,他嘴上說是陪我一起享受生活,但誰不知道他一是心疼錢,二是擔心我這麼漂亮地走到路上,會不會引來狂蜂浪蝶。」




幸福,不是某一種結果,而是無數有意義的小儀式所產生的微小感受。




幸福,不是哪一類的人生,哪一種活法,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一些美好的時刻。




一筆錢,該花或者不該花,不是看錢的多少,而是看花與沒花,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幸福,不是兩個人必需的捆綁,而是一個人的芬芳對另外一個人的吸引。善用生活中的儀式,懂得取悅自己,別人才會來取悅你,而你的價值,也會得到他人更多的關注。




愛自己、取悅自己本身就是一種儀式。

當你開始取悅自己之後,會發現自己的身心變得更加美好。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里,你的美好對他人來說,充滿賞心悅目的價值。而反過來,如果你對別人付出太多,自己就會變得薄弱,你的價值就會被忽視,你們的關係也會漸行漸遠。所以我們要在不自私的同時,學會愛自己、寵自己,把更多的沉澱留給自己。找個地方喝一杯咖啡、看場喜歡的電影、聽一首歌、讀一本小說,甚至是發一會兒呆,都能撫慰自己疲憊的心靈。




取悅自己,絕不是自私,不是為了抵抗他人、抵抗世俗,而是讓自己在變得美好的同時,讓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也變得快樂和美好。取悅自己又是自我的,要讓自己在寂寞中獨自綻放,在孤獨中微笑以待。只有學會在一個人的世界裡生活,才能怡然自得地面對他人。所以,善待自己。





延伸閱讀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我們需要製造一些不同,或點綴生活,銘記美好;或調整心情,自我激勵。儀式感不流於表面,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它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愛;它幫助我們立足當下,直面人生,品味世間的美好。




—THE END—





MORE

灼見熱文 


??

戰火中的敘利亞,讓我們想起了99年前無助的祖國


??

剛剛,黃岡大別山16張世界級大片驚艷全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介、央視新聞聯播報道,為祖國大好河山驕傲!


??《歌手》亞軍華晨宇成90後「無冕之王」: 我從來不是音樂天才,只是在堅持著做音樂


??那個穿了三年aibidas的女同學


??

這部良心科幻大片終於來了!改編自「星雲獎」最佳長篇,原著曾打敗大火的《三體》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高曉松,你在杭州開的公益圖書館美哭我了!原來最高級的人生,是把做過的夢一個個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還你正版的三毛與荷西,這才是真正傾訴愛情該有的模樣
那個做微商的女同學,把我拉黑了。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