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古代最幽默的六首打油詩,越讀越有意思

古代最幽默的六首打油詩,越讀越有意思

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由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打油詩雖然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一定會是押韻,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組成。打油詩常被用來對社會百態作出嘲弄及譏諷,也可以作為謎語。

一、我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里何曾有?

此句為唐代詩僧寒山曾寫過一首《瞞人雙》的打油詩。詩中的「瞞人漢」指的是那種沒有什麼能耐,卻硬要冒充了不起,打腫臉充胖子的人。這種人靠籃中水做飯、解渴,也能得意一時,但不會永遠得逞,最後必將現出老底,恐怕連打也打不腫、充也充不胖了。


二、去年今日此門裡,人與桃花相映美。今年若有佳人在,興兒還喝三碗水。

話說崔護應試教不第,路過一農院,因口渴討水,一絕代美女熱情給了三碗。第二年崔護再來時,美人已經仙逝,感嘆而作《題都城南庄》,他的僕人名叫興兒,觸景生情,模仿主人做了這首打油詩。

三、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早餐。

詩句出自楊萬里的《早餐詩》,宋代詩人楊萬里,每日堅持晨讀,十分刻苦,不許人去打擾,每每忘記了早餐。還寫就一首打油詩作為自嘲。


四、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詩句出自北宋蘇軾的《洗兒》,這首詩語言淺白易懂,雖然僅28個字,情感卻跌宕起伏,表面上是為孩兒寫詩,而實際上既諷刺了權貴,又是「似訴平生不得志」。


五、昨夜江頭涌碧波,滿船都載相公鹺。雖然要作調羹用,未必調羹用許多。

「漲碧波」,形容船多而且來勢急,也暗喻船隊的來頭大(「漲」 的書作「涌」,那就更生動)。全詩寫法委婉,並沒有直接揭露賈似道高價販運的醜行。但老虎屁股摸不得,賈似道得知後大怒,立即下令偵查,把作者投進牢獄。


六、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閑無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此詩出自唐伯虎的《除夕口占》,這首「醋無詩」,反映他窮困潦倒家境。他並非不憂不愁,而只是自我解嘲,苦中取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惟有詩詞懂寂寞丨六句最美古詩詞,寫盡世間「孤獨」事
六副精妙絕倫的對聯,賞大雅之境!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