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方孝孺被「誅十族」凌遲處死是死有餘辜?

方孝孺被「誅十族」凌遲處死是死有餘辜?

作者|月牙兒

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早逝,朱元璋並沒有選擇的其他的兒子做繼承人,而是選擇了孫子朱允炆。這讓作為朱元璋第四子的朱棣心中有所不滿,但是大哥朱標生前對兄弟們也都是友愛照顧,所以朱棣起初並沒有想過要去造反。

但是年幼的朱允炆,在政治上並不成熟,才幹上也不如他的叔叔朱棣。所以,圍繞在建文帝身邊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不斷的攛掇朱允炆削藩。並不斷地強調,要防止藩王列土分疆。

方孝孺,建文帝的老師。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長大後拜大儒宋濂為師,是同輩人所崇拜的對象。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死,建文帝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並委以重任。方孝孺熱衷儒學。剛繼位的朱允炆也喜歡讀書,每當碰上疑難,就讓方孝孺給他講解。方孝孺的言行也時刻影響著建文帝的思想。

當建文帝聽從了他們的意見,開始削藩時,北邊的朱棣也是心驚膽戰,還曾以裝瘋賣傻來保住性命。在他們不斷的逼迫下,不得已,朱棣終於起兵造反。

剛開始造反的朱棣是屢戰屢敗,後來能成功登上王位,是因為朱棣有著天才般的軍事才能。而建文帝不懂武略,聽從了方孝孺等人的建議。方孝孺什麼人,他是儒家的典型代表。也根本不懂打仗的事,給建文帝出的主意也都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建議。這就註定了建文帝的失敗。

建文四年(1402)五月,當燕軍到達江北時,朱允炆下詔徵集各地軍隊。方孝孺不同意,他建議向燕王割地許諾,以此來拖延時間,等待援軍的到來。但是這個建議並沒有讓燕王同意,六月,燕軍便已渡過了長江。此時的朱允炆感到憂慮害怕,有人勸他先去往別的地方躲一躲,以等待將來的復興之日。而方孝孺卻堅決請求守衛南京城池,等待援軍,即使守衛失敗,也應該為社稷而死。乙丑日,燕軍攻入城內,朱允炆自焚。方孝孺被抓。

當初,朱棣率軍從北平出發時,姚廣孝曾把方孝孺託付給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

果然,當了皇帝後的朱棣剛開始並沒有打算殺掉方孝孺,將方孝孺召到朝廷,讓他起草詔書,方孝孺誓死不從,最終他的言行激怒了朱棣,被處誅九族,方孝孺怒到:「你便誅了我十族又怎樣?"

方孝孺的這一句話將多少無辜的人推到了生死邊緣。方孝孺忠於建文帝,但也是愚忠。為此,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以及親朋好友們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真相 的精彩文章:

「飛將軍」李廣後代重出江湖,開創大唐盛世
明朝領盒飯最快的皇帝,在位僅僅一個月,兩顆仙丹要了命!

TAG:歷史大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