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季度房企銷售額增速放緩

一季度房企銷售額增速放緩

據克爾瑞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2018年一季度TOP100房企銷售金額同比增速29%,相比2017年同期下滑35個百分點。業內人士指出,房企銷售增速放緩疊加拿地成本抬升的壓力,面臨從「拿地賣房」向「出售與持有運營並舉」轉變。部分房企尋求新的增長點,改變重資產業務結構。

拿地與銷售兩端承壓

在持續調控的背景下,土地溢價率基本平穩,大部分城市溢價率保持低位。據川財證券數據,熱點城市溢價率基本在10%左右,低於2015-2017年平均30%的溢價率。某總部在華南的上市房企人士表示,低溢價率顯示出開發商對未來房價抬升期望降低。

土地溢價率處於低位,但地價卻在抬升。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重點城市居住用地的平均地價為6522元/平方米,比2016年同期增長10.21%;商業用途的平均地價為725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53%;工業用途用地平均地價為806元/平方米,上升2.56%。

除地價抬升外,房企2018年前三月的銷售情況也不如2017年初火爆。據克爾瑞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2018年一季度TOP100房企銷售金額同比增速29%,相比1-2月下滑16個百分點。銷售面積同比增速為28%,相比1-2月下滑5個百分點,與2017年同期相比下滑23個百分點。

今年二季度以來,商品房成交量下降。據數據,上周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為288.03萬平方米,同比下跌19.05%。此外,二季度第一周成交面積同比下跌23.33%。

上述上市房企人士表示,銷售下跌不完全代表市場變化情況,很多潛在買家目前持觀望態度。投資客戶因政策因素更趨理性,但剛需一直都在。開發商則希望限價能夠放鬆。

賣房與持有運營並舉

房企在拿地與銷售兩端承壓。業內人士認為,開發商拿地就賺錢的快速增長時代已過,房企要適應由「拿地賣房」的快進快出高收益模式向兼顧賣房與持有運營的「細水長流」模式轉變。

覺察早的公司已開始行動。早在2013年,萬科就確立全面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戰略,提出由提供單一住宅產品轉向提供基於生活幸福感的全系列,包括終身服務,公寓租賃、社區商業、產業辦公、物流、養老、教育等多項城市配套。

去年6月,雅生活集團與綠地控股建立戰略聯盟,雅生活收購綠地集團全資子公司綠地物業。8月,雅生活集團與綠地集團宣布,綠地集團10億元戰略入股雅生活集團,取得雅生活集團20%股份,成為雅生活集團長期戰略性股東。

國海證券房地產分析師張蕾指出,存量房時代到來使得房屋服務市場浮出水面。不少房企定位由開發建設轉型為全面配套服務提供商,業務重心由主要依賴房屋開發建設模式,逐漸向房地產價值鏈後端轉移。

房企搶灘物業運營的邏輯,有市場潛力作為支撐。張蕾說,城市化進程持續提高,居民收入及人均住房面積不斷提升,物業服務需求有望持續提升。在政策不斷完善、業主委員會制度的推進以及房地產開發進入寡頭時代等因素推動下,物業管理行業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張蕾指出,假設未來物業管理價格保持穩定,僅依靠住宅及商業、辦公面積的自然增長,預計至2030年物業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35萬億元,存在兩倍以上的成長空間。在居民對高品質生活需求推動下,物業管理價格有望穩步提升。

除物業管理市場外,房企將「觸角」延伸到長租公寓板塊。克爾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全國top30的房企中近三分之一涉足了長租公寓,包括萬科、招商蛇口、金地等。中介服務機構方面,鏈家旗的自如、世聯行的紅璞公寓與我愛我家的相寓等布局長租公寓。經濟型連鎖酒店如鉑濤、如家等也依託自身優勢進入市場。

信達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崔娟指出,從需求端來看,租賃需求人群以流動人口為主。其中,租賃需求可分為短租需求與長租需求。總體而言,租賃市場的容量逾萬億元。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測算,當前租賃市場規模達1.38萬億元。崔娟表示,伴隨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向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集聚的趨勢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這些區域高企的房價使得部分購房剛需受到抑制,外溢至租房市場,長租公寓前景廣闊。

對於開展長租公寓業務,有房企人士指出,很多開發商目前處在搶時間和搶土地階段,部分做運營的開發商及本身就做長租公寓的公司比較成熟。「長租公寓市場走向成熟路還很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易建聯招牌動作「摸頭殺」走紅 網友:好有愛
產後腰痛康複試試這四招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