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是覺】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也有人認為:「助人為快樂之本」,可是佛教卻說利己或利人都不究竟?請問有什麼說法嗎?

【如是覺】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也有人認為:「助人為快樂之本」,可是佛教卻說利己或利人都不究竟?請問有什麼說法嗎?


編輯說明


現在社會信息複雜,價值觀模糊,很多當代問題找不到確切的回答,經常道聽途說,所以上海大覺文化傳播特別推出「如是覺」專欄,針對微友們所提的問題答疑解惑,並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語錄來領航重啟人生模式。




Q


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也有人認為:「助人為快樂之本」,可是佛教卻說利己或利人都不究竟?請問有什麼說法嗎?


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一個心量狹隘自私的人,處處與人計較,所以往往無法成就大器。但是,「人不為己」確實很難!因為人都很自私,而且自私的念頭經常鼓動著自己造罪業、做壞事,沉淪生死流轉不已。




而在大乘佛教中,菩薩發心先為眾生後為自己,所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例如:阿彌陀佛在菩薩位時,所發四十八大願,願願為饒益一切眾生;地藏王菩薩也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利人的精神,可見一斑。




因此自利利他是大乘佛教入世的核心思想。佛教認為菩薩以利他為先,從利他中去完成自利。所以經典上說:「自未得度先度他,菩薩以是初發心。」菩薩以眾生為修行的道場,所以,只要與眾生身心有關的事務,都是菩薩弘法利生的範疇,而且總是心甘情願地為眾生服務。



不過世間上利己不利人,可說是最普遍的,一個人生存在世間上,處處都以「我」為前題,以自己的利益著想。譬如鄰居同住,將自己庭院的垃圾掃乾淨,將門前的水溝往兩邊沖,只要自家門前清潔,髒亂移到別人家去也不管。或者住在樓上的人,夜裡打牌、歡笑,常鬧到十一、二點,從不考慮樓下的人是否能夠安眠?這是自私自利、沒有公德心的人。但是要能做到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是菩薩發大心,否則可說是少之又少,如同佛陀過去生「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等損己不利人的大慈悲行,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不過關於利人又利己的部分,星雲大師曾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個貧窮的人,拿著唯一的一塊銅錢到店裡購買食物,當店裡的人接過銅錢一看,發現那是假的,於是將錢退還,不肯把食物給他。窮人聽說錢是假的,急得眼淚都掉下來,心想:家裡的老母親又要挨餓,怎麼辦?




正當窮人傷心難過的時候,一位軍人從門外經過,問明了原委,隨即拿出一塊錢換給他,而那塊假銅錢隨手就往上衣口袋裡放。窮人感激涕零的買了食物回家,軍人也隨軍隊上前方作戰。




有一天,敵人的一顆子彈射過來,這個軍人來不及卧倒,只感到前胸被震了一下,可是並沒有受傷,他摸摸全身,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塊銅錢,發現銅錢的正中央凹了下去,這時他才明白,原來是這塊銅錢救了他的命。



這就是利人又利己的事情,救人的急難,等於救自己一樣。




所以,星雲大師認為一個佛教徒,在學佛的過程中,應該具備大乘菩薩的精神,雖然不能做到利人不利己,至少要能從利己想到利人,即所謂的「自利利他」。


如是解






什麼叫修行?自利利他是修行,自覺覺他是修行,廣結善緣是修行,發菩提心是修行,勞動服務是修行……行住坐卧、舉心動念都能不離四無量心、四弘誓願就是修行。






——摘錄自《星雲日記8》慈悲不是定點


本專欄為微友開放提問通道


有任何問題請記得在留言板留言


我們會有專人為您陸續解答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物極必反 星雲大師引導平衡人生的方法
靠山在哪裡? 星雲大師:信心、智慧、慈悲、喜舍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