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個人 1部書 1119張手稿,達·芬奇的奇妙國,遠不只繪畫!

1個人 1部書 1119張手稿,達·芬奇的奇妙國,遠不只繪畫!

編者按:隨著此次將於6月啟幕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文藝復興三傑——貝利尼家族收藏大展」,我們將陸續推出與本次展品相關的專題策劃!與各位讀者一同走進文藝復興,了解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貝利尼家族······為您的觀展之旅做一次360°的導覽!

對了,之後美術報官微還會定期推出#答題搶票#等活動,讀者將有機會獲贈此次大展的門票!答案就在往期專題中,請留心閱讀哦~

一個人一輩子在一個領域

做出成績也許不難

但如果他在諸多領域

都做出了成績······?

這或許就是凡人與「神人」的

GIF

一丁點兒距離吧 ▲

李奧納多·達·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就是這樣一個 神一樣 的存在

提起達 · 芬奇

你對他的印象也許就是一個畫壇巨匠

幾幅傳世之作如雷貫耳

比如說這幅 ▼

蒙娜麗莎

還有這幅 ▼

最後的晚餐

是不是閉著眼睛都能夠腦補出畫面?

天才畫家,當之無愧!

但他的天才可絕不僅僅就是畫畫,除繪畫外,他還憑藉數學、力學、機械學、生物學等諸多方面的知識,發明過無數匪夷所思的玩意兒:起重機、水泵、降落傘、潛水服,還有形形色色的武器裝備。

也許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這些你都習以為常,但在思想、創造受到教會禁錮的中世紀,他的創作、發明就像一道閃電,劈開中世紀的黑暗,帶來了文藝復興的曙光。

/

這些「Idea」多以手稿的形式呈現,其中《大西洋古抄本》(Codice Atlantico)是手稿集冊中最大的一部,共12卷,1119張,年代分布為1478年到1519年,包含的類別非常廣泛,有飛行、武器、樂器、數學、植物學等等。

下面就為大家展示幾件達·芬奇設計手稿,即便這些設計距今已有500多年,然而其中的奇思妙想仍令人嘆為觀止。

在即將於6月開幕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文藝復興三傑——貝利尼家族收藏大展」中,一張手稿將隨著諸多展品從義大利運抵至杭州。

它便是達·芬奇的《騎士》 ▼

李奧納多·達·芬奇 騎士

Leonardo da Vinci Cavalier

34×25 cm 素描 15世紀

《騎士》被認為是一幅未完成的手稿作品,該作品原本是一本書的夾頁,貝利尼家族在發現後將其收藏,畫面上至今仍留有摺疊過的痕迹。

畫面中描述的並非現實實景,騎士坐騎結合了非洲和歐洲馬的不同特徵,而畫面中騎士所拿的槍,則是達·芬奇設計的一種可以伸縮的長槍

達·芬奇 機械翼的設計 約1490

GIF

作為資深十萬個為什麼愛好者,達 · 芬奇從小就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非常著迷:水的流動、植物的生長、動物的繁殖······但終其一生他最著迷的還是鳥類的飛行

他對鳥類在空間的運動軌跡、鳥類翅膀的運動方式、鳥類飛行與空氣流動的關係都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

為了真正實現飛行的夢想,他根據鳥類的特性和力學原理設計出了如下的仿生飛行機械,這是真的要上天啊!

達·芬奇 降落傘設計 約1490

GIF

除此之外,他還預言:一幅長寬相等、被亞麻布覆蓋的帳篷結構可以讓一個從高處躍下的人毫髮無傷。

2000年,英國跳傘運動員、極限運動愛好者Adrian Nicholas背著這種按達·芬奇500年前的手稿製作的降落傘從天空中一躍而下,果然安然無恙。

達·芬奇漂浮裝置與移動橋設計 約1487-1490

GIF

要知道,武俠小說中的水上輕功那可是極難修鍊的,但達·芬奇設計的一種水上漂浮行走裝置則原理簡單:腳踩兩個軟木或充氣狀的漂浮物、手握兩根帶漂浮物的手杖,就可以實現在水面上閑庭信步。

這個設計的原理是在水面上人的重量總是可以通過三個以上的接觸點來得到分散,比說翻就翻的小船可要穩固多了。

此外在這些手稿中,你甚至還能看到他為廚房設計的全自動旋轉烤肉架,吃貨屬性暴露無遺 ▼

達·芬奇自動旋轉的烤肉架 約1480

GIF

達 · 芬奇在這裡為廣大肉食愛好者展示了烤肉的正確打開方式,用了這個烤肉架,烤肉時產生的熱空氣上升就會推動煙囪里的風扇轉動,風扇轉動再帶動烤肉架轉動,保證了食物不會被烤糊。

他能把各個學科的知識理論混合併用、融會貫通,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似乎都存在於他腦海里。

頂級的素描技能,加上科學的計算,令這些手稿散發出與眾不同的魅力,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比繪畫更廣闊的世界。

最後送上更多相關手稿作品,看看在那個年代,他都有哪些超前的設計?

達芬奇 潛水裝備與水泵裝置 約1480~1482年

達芬奇 帶有螺紋後膛的大炮 約1485年

達芬奇 巨型十字弓擬定草圖 約1485年~1492年

達芬奇 鳥類飛行圖示 1505年

達芬奇 工具研究及其他筆記 約1513~1515年

以上皆為《大西洋古抄本》中的手稿

編輯| 沛然

文中圖片資料來源

《大西洋古抄本》 | 達·芬奇科學技術博物館

「對話達·芬奇」特展(2016)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當春乃發生」畫成秋天會扣分嗎?獨家探營,揭秘一張試卷的通關之路
貢布里希:畫畫,就像堆雪人

TAG: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