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因這部紀錄片得知,我們需面對遠遠比孕婦跳樓更無奈的現實真相

因這部紀錄片得知,我們需面對遠遠比孕婦跳樓更無奈的現實真相

最近小康醫生寫了兩篇關於紀錄片《生門》相關內容,

沒想到引起很多媽媽的安利和熱議。

看網友的熱議,小康醫生也繼續一口氣看完剩下的集數,

也不得不承認這部紀錄片的確記載了每個人的痛點和身影。

中國社會對後代的渴望、醫療制度不完善、

家庭婚姻的複雜性以及醫生平凡而又偉大、

以及從未改變的重男輕女現象也都呈現在部紀錄片之中。

《孫子兵法》里有句話: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而看完這則紀錄片《生門》時,頓時覺得:

「生者,家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對於還在生存掙扎的人來說,

感觸最深莫過於就是這生活不易和艱辛。

生活從來都是不容易,當我們總覺得容易的時候,

實際上是有人在替你承擔屬於你這份不易。

在中國,對於很多患者來說,

最艱難也許不是治療風險,而是治療過程的高昂費用。

我們都知道生命是無價,

但矛盾的是,對於很多經濟貧寒的家庭來說,

新生命的誕生往往是伴隨著巨大的經濟代價。

而紀錄片《生門》就有一對來自湖北鄉下的夫婦讓我也留下了深刻印象。丈夫鄭清明是一個念過四十,蹉跎半生才終於娶到媳婦,成功懷上了孩子。

但妻子陳小鳳送到醫院境地是已經很危險,由於懷上雙胞胎,但卻面臨風險極高的中央型前置胎盤。孩子越大,胎盤的壓力也逐漸越大,隨時都可能會發生爆炸。

但兩夫婦由於來自農村,前來醫院看病的5000元也是東湊西湊借到,而陳小鳳是他在外打工相識,但連社保都沒有,事實上就連陳小鳳這個身份也不屬於她,她曾經被拐賣最終兜兜轉轉才與鄭清明相識。

5000元對於陳小鳳的病情也只是杯水車薪。由於孩子出生還需要直接轉兒科進入ICU,這五萬元對這對農村家庭難以承受的負擔。

在鎮醫院治,孩子保不住;在省醫院治療,醫療費又承擔不起-----藥物費用、手術費用,就連病例入個檔案,也要錢。儘管醫生看得出他們家庭困難,但也只能無奈告知醫院並不是免費治療,沒有錢,醫生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醫生最後給出建議,大人小孩你最好選一個側重來保。

丈夫鄭清明不想放棄,聽到醫生這番話,自己只好在病床邊默默哭泣,又默默擦掉淚痕。

他甚至想到賣腎,用自己的血輸給妻子。但醫院根本不接受賣腎,而且按規定也只能抽個400ml的血,這對妻子的治療完全起不了多大作用。

最根本的本質還是在於錢!

鄭清明家徒四壁,只有靠加重大哥四處借債,幾乎跑遍了全村,用光所有人情才勉強湊到幾萬塊。最終妻子的手術很成功,生下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

但當丈夫卻在得知孩子降生的時候,臉色露出一味苦澀:

我一點高興不起來,後面還有很多事.....

對於這個困難的家庭來說,孩子一出生,就背上了不知道如何還上的債務。當大哥提議兩個女兒送人,可以給這個家庭減輕一些負擔。一向木訥的丈夫獨自走出病房,站在病房外的樓道里默默流下眼淚。

但有誰問過孩子的母親是否願意呢?躺在病床的這位母親只是空洞看著周遭一切,也許她更多是無能為力,從拐賣到住院,她似乎無力去決定自己的命運。她那女性的弱勢,子宮似乎也成為了導致她四處漂泊的原罪。

和陳小鳳同一個病房的老奶奶,出院前塞給陳小鳳丈夫的紅包,並且還叮囑他倆互敬互愛。這種純粹的善良,發自人本性的善良讓人情不自禁的感動。

不過好在丈夫的堅持下,這對雙胞胎還是爸媽的陪伴下健康成長。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丈夫在外努力掙錢還債,在此希望這對孩子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在這部紀錄片,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神秘患者有她的難言之隱,與醫生爭吵的家屬也經歷無數次的轉院無門,不斷懷孕流產只為了生個男孩的農村婦女......《生門》就像一把一把手術刀,剋制、冷靜和犀利地展現現實生活的殘酷。

有人看出母愛的偉大,

也有人看出醫患關係的緊張,有人也看出中國家庭的困境。

但在我看來,這部紀錄片更多是一份對生命的敬畏和生活的思考。

也許我們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對母親、對孩子的尊重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泰戈爾說:上蒼給了我們生命,我們用奉獻去擁抱。

畢竟生活二字,生與活都很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又被騙了多少年!這種讓人崩潰的婦科病,究竟坑了多少姑娘?
大S被爆癲癇複發送院,癲癇急救誤區這兩點你最好要知道!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