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學視野:古村楹聯傳家風

文學視野:古村楹聯傳家風

古村楹聯傳家風

進入依山傍水的浪石村,我被深刻於民居大門青石上的楹聯深深震撼。

這個村落是一處保存較完整、建築風格獨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築群。所有房子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整齊,清一色的磚木架構。每一排房屋之間為青石板鋪就的巷子,寧靜悠長,古舊滄桑。

村子最吸引我之處,就是在每一座古建築的大門口,都建有一座像朝門一樣的石坊,石坊的青條石門框上,刻有一副楹聯。

貼近石門框,仔細閱讀這些楹聯,發現其內容豐富,有寫景、抒情、言志、修身養性、耕讀傳家等各個方面,寄寓著古賢先哲的志趣情操。

有描繪自然風光的,意趣深遠,「碧水環門龍起舞,丹山繞石鳳飛鳴」;「一輪秋月光凝戶,十里春風香到門」;「柳絮飛殘幽巷景,梅花香到小門春」。

有淡泊言志的,格調高雅,「月白風清,志甘淡泊;雲環水繞,氣抱中和」;「萬里前程從此起,一生大業看將來」。

有關心國家大事的,境界遠闊,「放眼相關天下事,入門且喜一家春」;「齊家治國平天下,盡孝竭忠處世間」。

有抒發情懷的,志存高遠,「山村憂樂先天下,衡泌棲遲味道根」;「廉泉讓水高人宅,種柳栽桃學士門」。

其中,最多的是有關耕讀傳家內容的,「此地不囂不俗,其間亦讀亦耕」;「樂山樂水新院落,半耕半讀舊生涯」;「是耕讀人家門面,乃晨夕出入關頭」;「滿榻琴書繞古意,一簾風月證前身」;「三株玉樹門前繞,五子經書室內香」……

這些石刻楹聯,有陽刻,有陰刻。楷書、行書、隸書、篆書、草書、行草等字體皆有。風格或遒勁,或清秀,或古拙粗獷,或靈動飄逸。其中好幾副出於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之手筆。

一個村民告訴我,村裡有石刻楹聯41副,墨跡對聯1副。其中字跡保存完好的有21副;字跡在「文革」時期被破壞但楹柱尚存的有9副;字跡雖殘缺而尚可全部或部分辨析的有9副;還有3副已遺失,但村民可以背誦出其內容。

據省內外詩詞楹聯專業人士鑒定,像浪石村這樣,石刻門聯如此集中,聯語、書法、雕刻俱佳的古楹聯村,在全國絕無僅有,頗具文物考究意義和文化旅遊價值。前些年被發現時,曾引起轟動,2012年被中國楹聯學會命名為「中國古楹聯第一村」。

這裡為什麼有這麼多古建築和楹聯呢?

浪石村有「雞鳴五縣」之說,位處湖南省武岡、新寧、邵陽、隆回、洞口五縣市的居中位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朱楩在武岡傳14代,其身邊官員後代王政海相中這裡交通便捷,商貿發達,而且後山石板層層翻起,形如波浪,於是定居於此。王氏後裔陸續修建,逐漸形成現在的古民居院落,刻印留存諸多有意義的楹聯。

數百年來,浪石村人遵循古訓,詩書傳家,人才輩出。據記載,王氏後人,每一代都有賢才,聲名遠播。

恢復高考以後,這裡的孩子秉承家訓,好學成風。一個小村莊,先後有數百人考上大中專學校,活躍於政界、商界、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大都質樸、清廉,有良好口碑。

浪石村古楹聯,內容簡單樸實,傳遞著耕讀傳家、勤奮好學的家風,滋養著一方水土和當地民眾。

進入依山傍水的浪石村,我被深刻於民居大門青石上的楹聯深深震撼。

這個村落是一處保存較完整、建築風格獨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築群。所有房子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整齊,清一色的磚木架構。每一排房屋之間為青石板鋪就的巷子,寧靜悠長,古舊滄桑。

村子最吸引我之處,就是在每一座古建築的大門口,都建有一座像朝門一樣的石坊,石坊的青條石門框上,刻有一副楹聯。

貼近石門框,仔細閱讀這些楹聯,發現其內容豐富,有寫景、抒情、言志、修身養性、耕讀傳家等各個方面,寄寓著古賢先哲的志趣情操。

有描繪自然風光的,意趣深遠,「碧水環門龍起舞,丹山繞石鳳飛鳴」;「一輪秋月光凝戶,十里春風香到門」;「柳絮飛殘幽巷景,梅花香到小門春」。

有淡泊言志的,格調高雅,「月白風清,志甘淡泊;雲環水繞,氣抱中和」;「萬里前程從此起,一生大業看將來」。

有關心國家大事的,境界遠闊,「放眼相關天下事,入門且喜一家春」;「齊家治國平天下,盡孝竭忠處世間」。

有抒發情懷的,志存高遠,「山村憂樂先天下,衡泌棲遲味道根」;「廉泉讓水高人宅,種柳栽桃學士門」。

其中,最多的是有關耕讀傳家內容的,「此地不囂不俗,其間亦讀亦耕」;「樂山樂水新院落,半耕半讀舊生涯」;「是耕讀人家門面,乃晨夕出入關頭」;「滿榻琴書繞古意,一簾風月證前身」;「三株玉樹門前繞,五子經書室內香」……

這些石刻楹聯,有陽刻,有陰刻。楷書、行書、隸書、篆書、草書、行草等字體皆有。風格或遒勁,或清秀,或古拙粗獷,或靈動飄逸。其中好幾副出於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之手筆。

一個村民告訴我,村裡有石刻楹聯41副,墨跡對聯1副。其中字跡保存完好的有21副;字跡在「文革」時期被破壞但楹柱尚存的有9副;字跡雖殘缺而尚可全部或部分辨析的有9副;還有3副已遺失,但村民可以背誦出其內容。

據省內外詩詞楹聯專業人士鑒定,像浪石村這樣,石刻門聯如此集中,聯語、書法、雕刻俱佳的古楹聯村,在全國絕無僅有,頗具文物考究意義和文化旅遊價值。前些年被發現時,曾引起轟動,2012年被中國楹聯學會命名為「中國古楹聯第一村」。

這裡為什麼有這麼多古建築和楹聯呢?

浪石村有「雞鳴五縣」之說,位處湖南省武岡、新寧、邵陽、隆回、洞口五縣市的居中位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朱楩在武岡傳14代,其身邊官員後代王政海相中這裡交通便捷,商貿發達,而且後山石板層層翻起,形如波浪,於是定居於此。王氏後裔陸續修建,逐漸形成現在的古民居院落,刻印留存諸多有意義的楹聯。

數百年來,浪石村人遵循古訓,詩書傳家,人才輩出。據記載,王氏後人,每一代都有賢才,聲名遠播。

恢復高考以後,這裡的孩子秉承家訓,好學成風。一個小村莊,先後有數百人考上大中專學校,活躍於政界、商界、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大都質樸、清廉,有良好口碑。

浪石村古楹聯,內容簡單樸實,傳遞著耕讀傳家、勤奮好學的家風,滋養著一方水土和當地民眾。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范誠

編輯:蘇美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缺點不改是一種拖延
歐美VS韓系 你是哪種feel?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