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克隆猴」團隊成功背後的人才制度思考

「克隆猴」團隊成功背後的人才制度思考

圖為克隆團隊進行腹腔鏡取卵手術

圖為克隆猴中中和華華

日前,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這項成果作為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

為何「名不見經傳」的孫強團隊能獲得成功?他們的實驗背後有哪些制度優勢?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近了這支團隊。

開闢特色研究領域

鮮花和掌聲,證明了中國神經科學發展的成績。可20年前這個領域還是另一幅景象。1998年,中國神經科學研究領域遭遇重大瓶頸,大批優秀科研人員紛紛離開,發展舉步維艱之時,50歲的蒲慕明回國創建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以期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中國神經科學發展。

神經所建立之初,洞察國際神經科學發展趨勢的蒲慕明就設定了明確的「路線圖」:起步期(1999年至2004年)要有好文章在高質量雜誌上發表,把神經所的體制、機制、科研文化建立起來;成長期(2005年至2010年)要有較多研究組建立國際聲譽,實現轉型發展;收穫期(2011年至2020年)要有重大科學發現、開創新領域並出現世界級領軍人物。

2009年,神經所提前完成了發展「路線圖」的階段性目標,但蒲慕明並不滿足:「中國神經科學界要贏得國際競爭就必須敢於創新,開闢有特色、有意義、有價值的研究領域,引領學科發展。」

他判斷,只有突破非人靈長類體細胞克隆技術,才能真正解決猴子作為實驗動物面臨的一系列短板,使中國從非人靈長類資源大國轉向研究大國,建立起中國腦科學研究的競爭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由於靈長類研究的投入成本高、產出周期長,神經所內外不少專家對體細胞克隆猴研究並不看好,但蒲慕明力排眾議,用所長基金招聘了孫強及相關技術人才,建立了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並不斷支持團隊攻關。

不唯學歷憑能力

蒲慕明一直堅持「英雄不問出處」的用人之道。當蒲慕明向正在西雙版納工作的孫強拋出橄欖枝的時候,孫強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大學講師,正在申請副高級職稱。

當時,孫強已經在試管猴研究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但因為合作團隊提供的病毒滴度不夠,轉基因猴創製遲遲不能成功。

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強與蒲慕明在一次學術會議上相遇了。蒲慕明了解到孫強的實踐基礎和技術水平,感受到了孫強強烈的科研慾望,決定把建設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的重任交給他,並破格將其作為正高級工程師引進。

由18人組成的「克隆猴」科研團隊中,本科、專科學歷人員13人,佔比72%,團隊成員平均年齡29歲。他們並沒有耀目的「人才帽子」,但個個「身懷絕技」,都是各項技術環節的頂尖人才。

團隊核心成員博士後劉真是一位完全從中科院成長起來、土生土長的青年科學家。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他攻克了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的技術難關,細胞「去核」「注核」技術爐火純青,是業內公認當之無愧的「世界冠軍」。

首席獸醫王燕是一位技術員,只有高中學歷,但她在訓練猴子、孕產監測、剖腹產技術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被神經所破格聘任為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根據其實際貢獻,她也成為體細胞克隆猴論文的第三作者。

「英雄不問出處」,不拘一格集聚人才。神經所堅持樹立正確的人才激勵評價導向,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學歷,強調以實績貢獻論英雄,充分激發了人才的創新活力。

讓人才沉下身、潛下心

科學研究失敗的概率總是遠遠高於成功的概率。美國俄勒岡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的著名科學家米塔利波夫曾被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做出體細胞克隆猴,可他嘗試了15000顆猴卵,最終還是未能成功。

克隆猴團隊的實驗前後耗時五年,體驗過數不清的失敗。孫強坦言,正是神經所提供的充足經費保障和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管理服務理念,讓他們沉下身、潛下心,鍥而不捨地發起一次次衝鋒。

為了理順體制機制,優化學科布局,促進重大成果產出,中科院在科研項目管理和科研團隊組織上作了戰略部署,啟動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率先行動」計劃。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的發展正是得益於此。

2012年,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中科院啟動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腦功能聯結圖譜計劃」,以推動對特定腦功能的神經聯結通路和網路結構的解析及模擬。在先導專項的支持下,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的建設有了穩定保障。

2014年,《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提出按卓越創新中心、創新研究院、大科學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四種類型,對現有科研機構進行分類改革。作為首批啟動的卓越創新中心之一,中科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依託神經所成立。2015年,中心擴容為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簡稱腦智卓越中心)。

孫強團隊所在的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成為腦智卓越中心「十三五」期間的重點培育方向之一,重點開展非人靈長類高級認知功能模型和機理研究。在強有力的改革舉措推動下,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孕育重大成果的創新力量得以集聚。

改革舉措推動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首次」:2016年,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攜帶人類自閉症基因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如今,又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體細胞克隆猴。

克隆猴團隊一鳴驚人的背後,是科研院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技報國的擔當,是科研團隊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自信。未來,他們將進一步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挑戰攻關重大科學問題,力爭以基礎科研的重大突破引領帶動戰略產業升級和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做出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組織人事報 的精彩文章:

劉少奇教你上黨課

TAG:中國組織人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