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夜生活,是一副怎樣的場景?

古人夜生活,是一副怎樣的場景?

相比遠古時代祖先夜晚鑽木取火的抵禦野獸,中國古代夜生活變得挺豐富多彩,特別唐宋以後,坊市界限被打破,夜間生活有了很多改善和提高。古人的夜生活都有什麼閒情逸緻的事呢?請跟隨小編來一探究竟。

古代交通不便,夜晚如果遇到下雪等惡劣天氣,再著急的事情也要緩一緩。稍有才情的文人們就會支起小泥爐,燃起紅燭,坐下來小酌一杯。「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描寫的就是這樣一個場景。

白天多忙於生計,晚上的時間多偏於娛樂。在院子里擺盤棋子,賞著落花和月光,一定也是大部分人家的選擇。「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講的就是閑來無事邀請朋友一起來下棋,在等著的時候敲敲棋子,看看燭燈下映著的花也是不錯的選擇。

古代的中國結構複雜,有良田萬頃的富商,就會有替其做苦力的貧農。丈夫在做苦力的時候,妻子就會在家中繅絲織布來貼補家用。

而且古代多戰事,所以夜晚不難聽見此起彼伏的「吱吱呀呀」的機杼聲,妻子們或為生計而操勞,或為前線的丈夫準備冬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訴說的就是一個個奔波操勞的故事。

宋代以後出現了瓦市,平民百姓們晚上能在瓦市中欣賞戲曲歌舞的表演,還有雜耍等項目,熱鬧非凡,說書、賣藝等此起彼伏,捧場的人也很多。

晚上當然也是紅燈酒綠的晚上,這樣的生活描寫在柳永的詩詞中能體現出來。他寫婉約詞寫得尤其好,在歌妓中流傳著「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兩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的話。「保生酒勸椒香膩,延壽帶垂金縷細」等這些華麗描述紙醉金迷生活的詞數不勝數。

另外,在古代,夜晚工作的兩個職業最受人尊敬。一個是更夫,由於古代用的都是蠟燭,所以每晚更夫在打更時都會提醒火燭;另一個是夜班衙役,他們相當於今天的夜間巡邏,保障了百姓夜晚的安全。(作者:尹熙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娘子談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想不通:中國不崇拜武力,為何無人能征服中國,包括自己也不行?
他讓蔣介石吃了大虧,卻無可奈何,多年後被俘,蔣介石下令:槍斃!

TAG:三娘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