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荊高峰:她冒充我20年,就這麼完了?

荊高峰:她冒充我20年,就這麼完了?

津雲新聞記者 勞韻霏

日前,陝西省三原縣山西庄村村民荊高峰反映,其1998年考試成績以及學籍檔案被同年級一名叫李敏的同學冒用,李敏後來進入當地教育局工作。此事件經媒體報道後,引發社會普遍關注。

4月21日,陝西省三原縣紀委、監察委公布一起學籍頂替事件調查處理結果,冒名頂替者及相關責任人共7人受不同程度處分。

根據核查結果,三原縣紀委、監察委決定對7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分,其中給予冒名頂替者李敏開除處分,相關違法問題線索移交公安機關查處;給予李敏之母溫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原安樂鄉中學校長王某留黨察看兩年處分,降低退休待遇處理;給予原西陽職校招生工作負責人席某開除黨籍處分,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給予原教育局人事股股長張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記過處分;給予原教育局人事股幹事喬某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給予原招辦管理公章的楊某降低退休待遇處理。

冒名者母委託校長找關係

頂替他人學籍

據三原縣紀委、監察委核查,冒用荊高峰身份上學就業的三原縣教育局幹部真實姓名叫李敏,與荊高峰為同屆學生。1998年9月,安樂鄉中學校長王某受李敏之母溫某請託,幫李敏聯繫職校就讀。王某隨後與三原縣西陽職校招生工作負責人席某一道,在明知李敏不符合招錄條件的情況下,冒用符合招錄條件但未參加複試的荊高峰的學籍檔案,更改李敏學籍檔案信息使其與荊高峰學籍檔案基本一致,並補充了中等專業學校報考志願卡。1998年10月,李敏持更改為荊高峰名字的學籍檔案在該校就讀三年,2001年7月畢業。

1998年11月,李敏在其就學地管轄派出所以荊高峰名字落戶。上學期間,李敏辦理了名為荊高峰的身份證。2001年8月,李敏畢業後將冒名的戶口遷回三原縣並一直沿用至今。此後,李敏在檔案資料未被嚴格審核的情況下,先後在西陽鎮武官幼兒園、西陽中心幼兒園、三原縣教育局職教股工作。

幼兒園公示欄內,李敏冒充荊高峰的照片

荊高峰:

難道不該給我補償嗎?

對於處理結果,被冒名者荊高峰態度如何?記者採訪了荊高峰。聽到這個處理結果,荊高峰表示有些難過,她反問記者,「如果你們的身份被冒用了20年,你們會怎樣。」荊高峰說,她的心情很委屈,覺得這樣的處理不公平。

「她冒用了我的身份這麼多年,侵犯了我的姓名權,對我的名譽和精神有損失,難道不應該給我補償嗎?」荊高峰說,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被冒用後,一共見過李敏兩次,但兩次的溝通都不太愉快。此後,李敏的親戚曾經和荊高峰聯繫過,表示願意給她兩萬元錢,讓她不要再糾纏此事。荊高峰覺得,這不是2萬元錢能解決的事情,她更擔心李敏會繼續使用她的身份。對此問題,荊高峰也一併得到承諾「她姨說,也不影響我。」據三原縣紀委、監察委調查結果,上學期間,李敏辦理了名為荊高峰的身份證。2001年8月20日,李敏畢業從楊陵派出所將冒名的戶口遷回三原縣並一直沿用至今。李敏的違法問題線索已移交公安機關查處。

兩個「荊高峰」相見

荊高峰告訴記者,她目前定居在西安,自己本來是個會計,孩子出生後辭去了工作,但一直在外面做兼職。去年6、7月份知道了身份被冒用的事情後,她一直在為討個公道四處奔走,就辭去了兼職的工作,愛人也有工作,生活還算穩定。

荊高峰表示,剛知道自己的身份被冒用後,一直想得到公平的處理結果,知道相關部門介入後,她覺得有了希望,但得到這樣的處理結果,荊高峰表示不公平。

對於接下來該怎麼辦,荊高峰表示,她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事件回放:

荊高峰是三原縣安樂鎮人,從小學到初中的成績一直名列班級前茅。1998年,16歲的荊高峰中考,她選擇考中專師範,然而在發榜時她卻找不到自己的成績,學校告知她的檔案學籍也一同丟失了。年輕的她沒有多想,自此陷入落榜的痛苦中,心灰意冷之下選擇復讀一年上了高中,最終上了閻良一所大專院校。

2017年7月,與安樂鎮相鄰的西陽鎮一位遠房親戚來到荊高峰家中,與她父親荊俊傑閑聊中,親戚說,「你女子荊高峰在我們鎮上幼兒園當園長,很讓人羨慕。」這讓荊俊傑十分詫異,女兒明明在西安,怎麼會去當園長?但親戚信誓旦旦的語氣看來並非開玩笑,還稱這個園長也是安樂鎮人。如果說是巧合,荊俊傑絕不相信,便將此事電話告知了荊高峰。

這時,荊高峰再細想起當年自己落榜的種種細節,才猛然覺得不對勁——即使落榜也應該有成績,更奇怪的是自己的檔案學籍也在那次考試中莫名丟失了。於是她委託父親去了一趟西陽鎮幼兒園,幼兒園工作人員稱他們園長的確叫荊高峰,但兩年前已調到了三原縣教育局。在幼兒園一處公示欄內,荊俊傑看到了這名園長的照片,拍照後發給了女兒。經過仔細辨認,荊高峰終於認出,這是和自己同一年級的同學李敏。

為什麼李敏要用荊高峰這個名字?「那時候大家都還小,啥都不懂,許多事情只能由父母決定,說起來我也是受害者。」面對記者,李敏承認冒用了荊高峰學籍檔案一事,並表示當時是母親的一個朋友經辦的。「當時用你名字上學我就知道了這事,是我們過錯在先。」李敏說,對於這些年一直沒有主動聯繫荊高峰她很抱歉,此前也曾多次去西安想向她道歉,但始終未能如願。

一位執教已40多年的教師介紹,那時候中專考試由於名額有限,難度不亞於現在的高考,一個縣每年能考上30多名已屬不易,「由於中專考試只有應屆生有資格,許多第一次考試失利的學生,復讀一年後便會托關係冒用其他應屆生的學籍檔案進行考試,更有甚者會連別人的成績也一併竊取,再偽造一套對方的身份證等個人信息上學。」對於此次頂替事件中,頂替者20年來一直使用他人姓名上學、工作,這位老師稱,那時候戶籍都是由鄉鎮政府管理,如果有「門路」便可以修改,「這種現象在當時相當普遍。」

部分內容綜合華商報

文中圖片由華商報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117 的精彩文章:

平衡供需 怎麼管怎麼干怎麼算?
76歲創始人「救火照」瘋傳 中興通訊能否闖過這一關?

TAG:新聞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