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諸葛亮並非絕頂聰明

三國演義諸葛亮並非絕頂聰明

原標題:三國演義諸葛亮並非絕頂聰明


無論是史書還是演義書籍,對諸葛亮的形象塑造都是完美的,被封為智聖。



其實,不然。


我們從歷史中知道諸葛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聰明。有時候反而聰明反被聰明誤。



其一,蜀國北伐沒有成功,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難道諸葛亮沒有責任嗎?




當時,蜀國強盛,魏國內外交困,諸葛亮多次興兵北伐都無功而返。作為軍師的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六出祁山,不是糧草不濟,就是孤軍深入,然後退兵。如此折騰,蜀國嫣能不走向衰敗?



其二,諸葛亮不聰明理由:不能識人、不能知人善任。在北伐的時候,劉備臨終前就交待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卻不以為然。結果重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諸葛亮自己也差點被魏軍俘虜,幸好用了空城計嚇退司馬懿。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為了中興漢室,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地想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佈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秘訣。」王平再次諫阻:「如此布兵危險。」馬謖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為主將,部隊指揮我負全責。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於你。」王平再次義正辭嚴:「我對主將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佈於山上。終於,被魏軍圍困,全軍覆沒。



其三,諸葛亮不聰明理由:聽不進將領勸諫,如魏延曾經請兵直搗黃龍,兵臨洛陽。諸葛亮卻固執己見,堅持走斜谷進軍。結果無功而返。




以上三點,就足以證明諸葛亮確實並非絕頂聰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震坤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末年江東第一猛將太史慈
夜郎王是自大還是無知?

TAG:周震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