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氏風箏與風箏藝術文化

曹氏風箏與風箏藝術文化

美術展覽 | 藝術推廣 | 文化傳播 | 公共教育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南方地區大都於春風和煦的二、三月放飛風箏;北方地區通常在五、六月放飛風箏。風箏,杭人稱「紙鳶」,「鳶兒」,為民間傳統遊戲。風箏的技藝全在做工,從扎細竹骨架,到糊以紙絹,塗以彩繪,調準提線,系以長線,各道工序十分講究。南宋時風箏製作工藝相當發展,放風箏在杭州成為盛行的娛樂遊戲。

孩子們的玩具有千百種,但風箏卻是屬於全體中國孩子的玩具。北京的孩子們自然也不例外,不僅喜歡風箏,北京孩子放的風箏還格外與眾不同,是北京城特有的風箏——曹氏風箏。

曹氏風箏的創始人就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風箏藝術源於曹雪芹先生所著的《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書中融南北風箏扎制技法於一體,集宮廷風箏與民間文化之精粹,詳細記載了風箏的扎、糊、繪、放四藝,總結形成了軟硬雙使法、兩大開法等四十三種製作技藝,並繪製了圖譜,創作了歌訣,賦予傳統風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極高的藝術價值。

古時候,在清明節祭掃過後,人們利用風箏把不好的心情和內心的許願一起放飛在空中,然後將風箏線剪斷,將生活中的晦氣或者自己的心愿一同放飛,祈求與晦氣一刀兩斷。民間一直將清明節期間放風箏的習俗延續至今。

「每種風箏都有它的特點,曹氏風箏最大的特點是把風箏從骨架起就開始擬人化。」曹氏風箏中的代表作「沙燕兒」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完整的「沙燕兒家族」,根據不同的比例、造型、把各種沙燕兒擬人化,其中肥燕比喻男人、瘦燕比喻女人、比翼燕比喻夫妻、雛燕比喻三歲以下的孩子,還有淑女燕、小燕、新燕等等,這些沙燕兒各具特色、形神兼備,組成了充滿個性與情感的燕子家族。

形態各異的「沙燕兒」

肥燕的性格以「繪」為主

肥燕兒在沙燕家族中擔當成熟壯年角色,為顯示其身寬體闊,曹雪芹在扎糊訣中規定了用五根竹條扎糊肥燕的骨架,以頭部為基本單位,將身體部位按1:7的比例扎糊,按這個比例扎糊出的肥燕,看上去雄壯威武。

曹雪芹在《南鷂北鳶考工志》中詳細介紹了43種不同的風箏造型在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繪畫要領方面的訣竅,即「扎、糊、繪、放」四大工藝。在漫長的歲月中這些風箏的扎制技法早已失傳,經過不斷的整理和發掘,曹氏風箏已經成功復原了古籍記載中的14種風箏造型技法,並在著手研究其餘29種風箏扎糊技法。

(內容整理源於網路,僅供學習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第二屆春曉現山·中國山水畫作品展在亮寶樓開展
清明和雨有個「約會」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