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情百事·序言:風無情百事就吹過來……

無情百事·序言:風無情百事就吹過來……

這部散文集,只有一個主線——無情的風。

風,是一種自然現象。通常所見,風是空氣的流動。

關於風的分類與起源,神話故事《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有云:「春有和風,夏有熏風,秋有金風,冬有朔風。四時皆有風」,又雲「風從地起,雲自山出」,並沒有天風。文藝之中,也有一定的道理。

現在進入科學化年代,當一股風吹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認為,是太陽照射在地表的不均,使得部分地方的空氣形成密度大的高壓區,相對另一部分地方的空氣形成密度小的低壓區,最後,高壓區空氣向低壓區移動、擴散,貼近地面的流動的空氣,就被視為風。因此「風從地起」,確實如此。

風還有很多種類,氣象上有颱風和颶風、季風和龍捲風;徐小鳳的名作《風的季節》有涼風和狂風;汪明荃的傳頌經典《萬水千山總是情》還有急風、勁風和罡風;連粵語歌神許冠傑的兄長許冠英也曾為他填詞作曲過一首《無情夜冷風》……用無情的風來襯托歌者的有情,可謂是一貫的做法。縱使水火無情,但是大家似乎都更喜歡風這種意象。

風的季節

 徐小鳳白金珍藏版

徐小鳳 

00:00/04:04

萬水千山總是情

 萬水千山總是情 電視劇原聲帶

汪明荃 

00:00/03:01

無情夜冷風

 鬼馬雙星

許冠傑 

00:00/02:37

關於風,我也有不少文思。因此我希望單獨圍繞無情的風,寫一點東西。

需要說明一下,「無情百事」,原體是「無情白事」,是粵語裡面的無緣無故,又作「無端端」、「無」(粵拼naa1,單字解作和、與)。有情的事情很多,無情的東西是需要不斷發掘的。對於如何發掘,我將在以下作初步的解釋。

我們通常以為,如何表達情感是需要學習的。怎麼才能讓自己的表達更清晰,或者是通過表達掩隱自己的意圖,達到某一種目的。

現在我認為,情感是與生俱來的,自然流露是天賦。

反而無情,需要學習。

自古就被塑造成無情經典的風,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

無情,單純字面上看可以有很多種意思,我認為大體可以分為無情緒、無情感、無情義三個階段。

無情緒,是心中對某事某物不產生任何情的想法,不會在頭腦中自動激發喜怒哀樂愛惡欲等七情,不急躁、不愉悅、不欣喜、不頹喪……就如同這件事情不存在一樣。這是從個人主觀意識上考慮的。

無情感,是對某事某物不具有情感,感受不到自身與之相關聯所存在的情和感觸。這是從接觸事物、以對自己的客觀影響方面考慮的。

無情義,是對所謂的人際關係不作計較,簡單點就是「不念舊情」,不求道義。不採取行動,在精神上無情,稱為「冷酷無情」。如果要達到極致的個體自由,那麼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來看,就必須要做到無情義。

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分別適用三種不同的定律,主觀、客觀、超現實。

在這個社交媒體發達,到處充斥著「言論自由」的信息化年代,不用表情聊天,感覺就像沒有感情一樣。

嗯嗯、哈哈、嘿嘿、無語、捂臉、微笑、可愛、滑稽、萌萌噠……表情符號和表情包業已重新定義了交流方式。

隱藏在表情層下面的,依然是每個人最真實的情感。

離別就一定要傷感,不滿足就要去埋怨、失去就要悔恨,高興和喜歡就會表現……習慣了手機溝通的人們,如果面對面,可能會顯得手足無措,不會正確地表現這些情感。

因此大多數人都在學習,怎麼進行所謂更好的交流和溝通,把自己的情商鍛煉得更高,並稱之為控制情緒,修養心性。

而我卻在思考,為什麼要控制情緒呢?你如果通過學習,知道它產生的起源、影響和終結,並終將學會了如何控制它之後,無非是學會了如何應對自己的一個方面。這個過程,與其說是提高情商、控制情緒、修養心性,倒不如說是增進對自己的認識。

所以歸根到底,產生情緒確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前提是你對自己的認識不充分。不了解自己的能力,抱有太高的期望,或是慾望太強烈,那就會面臨失望的風險;即使知道聚散有時,卻還將記憶停留定格在某一個瞬間,那就會面臨痛苦的懷念和遺憾(日語稱為「殘念」,可謂更加明了)……

其實什麼事情都會對應解決策略,完全沒必要浪費在情感上面

當我在不斷經歷中一步步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對很多的情感,以及一部分慾望變得免疫。你可以說是習慣,但是我覺得人的每一次經歷,都是一劑疫苗,讓你不斷刷新身心深處對事物的看法,從過激到麻木,逐漸達到心境清平。

我也非常清楚,我做的一切,無非是想保持心境清平。這是最高的目標,超越一切外物的價值,以及自身所謂的發展。

有人曾經用心湖比喻心靈,我也借用過,並且覺得心風吹過而心湖不起漣漪,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現在心境清平了一段時間,也只有我最清楚,到底是風太柔弱,還是心湖裡的水已被抽干,本質上與漣漪已毫無關係。

作為情感免疫者,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玩法。

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保持無動於衷。

看歲月無情、人無情,還是我更無情。

另外,就是看無情百事能夠寫多少了。

標題圖來源:

香港無線電視TVB《天氣報告》

1997年06月30日20:06:15截屏

文043

朴達鐵夫Pro·duc·ti·ve,

願與各位共賞世間洪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朴達鐵夫Productive 的精彩文章:

TAG:朴達鐵夫Produ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