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林則徐家書》看他的作風家風民風建設為核心的廉政觀(下)

從《林則徐家書》看他的作風家風民風建設為核心的廉政觀(下)

原標題:從《林則徐家書》看他的作風家風民風建設為核心的廉政觀(下)


三、真正幹事,把培育優良的民風、建設強大的國家作為廉政建設的人生夢想


《林則徐家書》雖然記錄的是林則徐與家人、朋友和社會人之間交流的思想信息,我們從這些十分真實的體現林則徐個人思想的家書中,真切的感受到作為封疆大吏的林則徐,為培育優良的社會風尚,在建設強大國家的人生夢想中,展現出的真誠為人、真正幹事、「大事難事敢擔當」的責任意識。


一是把提升人的素養視為推進民風轉變的重要內容。


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優良的社會人的素養的提高。家書作為家人朋友之間的思想交流,我們總能從林則徐這些交流中感受到。林則徐作為高瞻遠矚的民族英雄,處處都能發現他在培育優良的民風,為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遠見卓識。


林則徐在《復長兒汝舟(訓諭修學)》的信中教育大兒子,「穩重守成,才能保持平安康泰,千萬不要以為做官就對人驕傲氣盛。而用功的重點,尤其要多讀聖賢書,否則,容易滑入到下流中去。古代做官的人既優秀而且肯努力學習,我兒你做官還沒有達到優秀,就能夜郎自大,拋棄書本嗎?」短短數語,作為朝廷的封疆大吏的林則徐,真誠的道出了一個他關於有效提高人的素質與推進社會進步之間的內在關聯。


鰲峰書院


當然,一個人的重要思想的形成,都有他特定的歷史淵源。科舉時代的林則徐能在仕宦之途發達上升,就是因為有父親的精心培育,較早地讀了儒家經傳。14歲中秀才後到福建著名的鰲峰書院讀書,具有實學的鄭光策和陳壽祺對他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父親和親友的影響下,開始注意經世致用之學。父親的諄諄教導使林則徐的學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正是他的自我體驗,才有他看重推進社會進步必須提高民眾素質的基本觀點。特別是在腐敗盛行的清朝晚期,出身卑微,沒有靠山,沒有背景的林則徐,在官場上一帆風順,得到道光帝的賞識,為百姓、為國家成就了一番事業,在官場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力,他明白,過硬的才學才是改變社會不良風氣的關鍵所在。的確,林則徐在短短40年的從政生涯中,能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雲南鄉試正考官,直至浙江杭嘉湖道、江南淮海道、江蘇按察使和湖廣總督,為國家、為民眾立下顯赫的功勛。勤奮學習,兢兢業業,這是他取得斐然成就的關鍵所在,這是他為什麼一直以家庭教育切入,不斷推進民風轉變的根源所在,這也是他多年來置身官場屢屢取得累累政績的思想體現。


二是把弘揚奉獻社會精神視為實現民風好轉的重要步驟。


不計私利,愛國奉獻,這是封疆大吏林則徐一生踐行的思想。從個人講,林則徐是國家重臣,為國奉獻是理所當然的事。在《致鄭夫人(論英夷兵船游奕情形)》中,「我明知道禁煙工作妨礙外國奸商的巨大利益,必定會有困難,但毅然決定地擔當起責任,不敢稍微存有畏縮的心理,因為身體許給國家,只追求有福於國家,又利於民眾,與民眾除害。自身的生和死尚且付之度外,誹謗和稱讚更來不及去計較了」,這是因為林則徐「受到皇上特殊的知遇之恩」,「雖然為國捐軀,讓水淹沒頭頂,也不足夠報答這恩情的萬分之一」。對於林則徐的為官為人,同科進士程恩澤評價林則徐「為政若作真書綿密無間,愛民如保赤子體會入微」。意思就是說林則徐在為官從政方面謹言慎行,克己奉公;對待老百姓卻能十分親和,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除了對自己嚴格要求,林則徐對待孩子也絲毫不馬虎,即使在面對前路困難重重的禁煙活動時,他也時刻牢記叮囑自己的孩子清白做人,謹慎做事。這些評述清楚地體現了林則徐關於培育優良民風,朝廷官員應如何做的問題。

其實,林則徐在兩廣總督任上寫下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楹聯,這不僅是他對自己的勉勵,對家人的要求,同時,這也是他藉此警醒世人要有「盡日竹風談法要,忘機鷗鳥恣飛還」的清靜、平和的心態,杜絕私慾,做一個光明磊落,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可用之才。



兩廣總督衙門模擬場景


三是把樹立做官為民的社會擔當意識視為從根本上培育良好民風的基本切入點。


林則徐是一位具有寬廣的胸懷和開闊的眼界的清朝大吏,他一生一心為了國家,與世俗不染,正是他勤廉為官的具體體現。


林則徐治黃河


1841年,林則徐在被貶途中,接到道光帝的諭旨,要他推遲赴伊犁,先到河南開封去協助治理水患。林則徐接到諭旨後奔赴開封城,立即投入治河工程。在日夜奔波,親自督率民工挑土築壩艱辛努力6個月,1842年3月19日,壩口終於合龍,制住了水害。作為一個被貶謫的官員,為了國家,為了民眾,不計個人得失,兢兢業業幹事,這種擔當意識不僅是林則徐自己踐行的思想,它也是林則徐倡導和培育的優良風尚。其實,林則徐這種思想在《林則徐家書》的信件中有很多體現。就在多年戍邊從新疆剛剛回到京城的時候,當林則徐接到皇上諭旨暫時代理陝西省的巡撫,並命他先去甘肅省,他感受到「番邦的事務很緊急」。林則徐毅然放棄等待將要來京看望自己的夫人,「就立即起程上路」「日夜兼程地趕到甘肅」,告訴家人「以後,如果有家信寄給我,就寄到陝西省巡撫官署就可以了」。在這封信里,切實地展現了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那種一心無私為國家的情懷。這種浩然正氣正一代又一代的影響著我們中華兒女。


林則徐帶領新疆各族人民修築皇渠龍口工程


不計得失為國家,林則徐算是歷史上典型代表。在戍邊過程中,林則徐時刻不忘給國家做貢獻。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林則徐向布彥泰將軍提出開墾荒地的建議。從1843年秋天開始,林則徐以他衰老的病軀,不辭勞苦,當起了「愚公」,負責開墾惠遠城東邊的阿齊烏蘇荒地。要將不毛之地變成可以耕種的良田,林則徐帶領民工,挑挖砂石,建壩築堤,耗時一年零四個月,用工10萬餘,最終修成一條6里長的主幹大水渠。水渠修成以後,為當地墾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到1844年11月,林則徐已開墾了大量荒地:阿齊烏蘇地區33350畝、阿勒卜斯地區161000畝。林則徐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許多人,就連新疆最高長官、滿人布彥泰,在林則徐的墾地成功後,給道光帝上了一個奏章,說林則徐到伊犁勞績可嘉,是一位好官,平生所見之人,再也沒有比林則徐更好的了,要求對他既往不咎,重新起用。這說明,林則徐的作為在引領社會風氣中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是把強化法制觀念視為確保優良民風不斷延續的基本保障。


不畏艱難,為國分憂,勇於擔當,積極推進司法腐敗改革,這在林則徐身上也有明顯的表現。在廣州,關於平息盜劫問題,林則徐針對「廣東省的舊習氣」的重重困難,根據「官府要想捕拿盜賊,必須先出賞錢花紅,盜賊越是出名就越需要多拿出賞錢來,如果稍微有些吝嗇,就無處找到並且買通提供線索情報的人」「況且賞錢越多,解送犯人,審辦案件,所需要的費用還很多」「我擔心這樣下去,會一點點開了虧空挪借的風氣」等司法腐敗的惡劣風氣,封疆大吏林則徐承諾「務必要大力整頓,不至於使自己陡然只說空話」。


在《復從弟嘯泉(告知追奪張石氏誥封始末情形)》的信中,林則徐回從弟嘯泉關於自己對張石氏追要錢款這一案子處理的「實在不夠公正恰當」的質疑,根據「我弟你與張石氏結為鄰居,才不過三四年,關於她從前的家世,想必不是知道的很清楚,僅僅聽她的一面之詞,不怪你為她打抱不平」。林則徐在工作繁忙之中,他依然從頭到尾的把這一案件的調查和基本事實詳細向弟做了分析性的回復,並勸導「我弟你居住在家鄉,不適宜管這些閑事,哪個是錯誤的,哪個是正確的,自然會有官府去審查判斷,容不得你過問。古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屋上霜」。林則徐這樣的回答,雖然表面上看不是怎麼正確的觀點,但是,他這樣的嚴厲的教育家人、親屬不要干預司法無疑是值得稱讚。



林則徐《析產鬮書》


關於家事,林則徐也注重用法律的手段處理問題。1847年正月,林則徐在西安的陝西巡撫衙署為三個兒子寫立分書,即《析產鬮書》,他囑咐兒子,「產微息薄,非儉難敷,各須慎守儒風,省嗇用度」。他還告誡:「凡我子孫,皆當念韓文公『辛勤有此,無迷厥初』之語(要記住韓愈的話,辛勞勤儉,才掙下這份家產,不要迷惑心智,忘記當初的艱苦),倘因破盪敗業,即非我子孫矣!」曾國藩在聞得林則徐家書後說,「聞林文忠公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撫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輩當以為法」。可見,林則徐關於如何做官和教子做人等方面的思想對清朝高官曾國藩產生了重大影響,當然,這種為官之道對後人產生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來源:《林則徐與民族復興——紀念林則徐誕辰二百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鍾昌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的精彩文章:

【坊巷名人】薩鎮冰——福州軍魂的故事
助力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智慧時空眼——穿越虛擬與現實」展覽在林則徐紀念館展出

TAG: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