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夏日養生之我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夏日養生之我見

夏天,指陰曆4月至6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間包括立夏、小滿、忙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因此,夏季養生要格外注意陽盛陰虛的特點,以保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

1.夏日養生,先調脾胃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提出「養生必應當要以脾胃為先」的觀點,並把脾胃稱為是身體的基礎和軸心,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不言而喻。《黃帝內經》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是靠脾胃化生的飲食水谷精微來營養。脾和胃雖然是兩個獨立的器官,但它們之間的關係卻極為親密。胃像是一個糧倉,脾是運輸公司。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取精華、去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

脾胃不足有哪些臨床表現呢?概括起來就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即不想吃飯、吃飯不香;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拉肚子,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叫「便溏」。

舌頭中間有裂紋代表脾胃不好。如果一個人的嘴唇乾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飲食不節是造成胃弱的原因;脾弱是過度勞累所致。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調節脾胃的方法:

胡蘿蔔大米粥:大米100g,胡蘿蔔50g,大米煮成粥後加上胡蘿蔔,煮爛後食之,有健脾溫胃之效。

糯米小麥粥:糯米50g,小麥仁60g,煮成粥之後加糖適量,調味服用。

芡實茯苓粥:芡實50g,茯苓10g,大米適量,前兩味入鍋,加水適量,煮成軟爛,再加入大米適量,煮成粥食之。

2.夏季養心

「春養肝,夏護心,秋養肺,冬補腎,四季養脾胃」,中醫養生強調「春夏養陽」,夏季在五行中對應「心」,因此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季節和五行五臟是有所對應的,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所以養心也成為夏季保健的一大關鍵點。那麼,夏季該如何養心呢?

夏季養心,要做到五點:吃苦、護心、降火、消暑、祛濕

參蓮泡水飲

做法:西洋參3克、蓮子蓮心10克,麥冬5克,打成粉,沖開水飲用。

作用:益氣護心,降火。

百合杏仁粥

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同煮,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於病後虛熱,乾咳勞咳。

3.冬病夏治

常言道「烈日三伏下,冬病夏」。冬病夏治屬於中國傳統醫學範疇,是依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中醫理論的特色療法。在中醫看來,夏屬陽,此時人體與自然界的陽氣盛旺,利用這樣一個有利的時機,憑藉「以陽克寒」「寒者熱之」中醫經典治法,溫補陽氣、驅散寒邪,達到使身體某些虛性、寒性的疾病標本兼治的目的和預防保健的作用。從小暑到立秋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對於一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防治時機,即所謂的「冬病夏治」。其中,以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最為顯著。具體方法:可內服中成藥,也可外敷藥於穴位之上。內服藥以溫腎壯陽為主,如金貴腎氣丸、右歸丸等。皮膚病也可冬病夏治。皮膚有疾也可「冬病夏治」,《黃帝內經》中提倡春夏養陽,冬病夏治法是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長變化的規律,利用暑伏之季,人體陽氣旺盛,毛孔張開,易使藥液透達皮膚的原理,採用中藥浸泡治療可充分發揮疏通氣血的作用,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祛除余邪,以在防治冬季皮膚病複發上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那麼,虛寒體質夏季怎麼調理?哪些皮膚病可以想「夏治」?且看下次分解~

當然,夏季養生的方法還有很多:起居調養、情志調節、飲食調養、運動鍛煉等方式。具體的在這裡就不給大家一一贅述,在以後的文章中會陸續為大家解析。總之,養生無論是「春養肝,夏護心」還是「秋養肺,冬補腎」。養生之事並非一日之功,如三伏天外敷用於支氣管病的治療可能要維持三年左右。個人理解,養生更重要的是養心,心態好了,心態平和了,再加上適當的調理,身體也就無大恙了!

諾貝爾獎獲得者皮特·梅達沃爵士說:延長健康、快樂的美好生活是醫學的靈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一切醫學研究為之奮鬥的最高目標!關注養生的朋友,可以掃上面的二維碼,加一下微信,大家共同探討養生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食薈萃 的精彩文章:

TAG:葯食薈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