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藥酒配方,輕鬆解決風濕病痛苦!醫生都驚訝了
又是一個換季的季節,春夏交際,氣候也是反覆無常,每當陰天下雨的時候,我們身邊都會有個自稱身上自帶天氣預報的人,甚至要比電視上的天氣預報還要准。其實他們所說的身上自帶的天氣預報就是患上了風濕病,所以每每到了換季,梅雨季,季節變化的時節,病人的病痛就會加劇,或者複發。
風濕病包括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性疾病等多種病症。風、寒、濕等外邪或單獨或聯合侵犯人體,閉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使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麻木、酸痛,重者屈伸不利,形成中醫稱作痹症的病。
風濕病的危害很大,是慢性免疫系統疾病嚴重時可導致「關節腫大變形,彎腰駝背漸至足不能行、手不能抬,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如果出現" 心跳、氣短、汗出、食少便溏、腰酸遺精"等症,那就是累及了內臟。此病症的預後多留有不良癥狀。
因其反覆性比較強,治療周期也比較長,有些患者由於現實當中的各種原因,導致未能堅持治療,一旦癥狀改善或者疼痛減輕之後就停止用藥,其實體內的病因還沒完全清除,就又導致該病複發,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大家一定要避免這個誤區。
很多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喝一些風濕藥酒來幫助輔助治療。其配方都是中藥材,副作用小,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藥酒,一般是指中藥和酒經過長時期的浸泡而形成液體。作為一種很好的溶劑——酒精,在藥酒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能使中藥的各種成分充分的溶解於酒精之中,而葯也可以藉助風濕酒,充分的發揮其藥性,有祛風燥濕,舒筋活血的作用,常用於風濕關節疼痛、四肢麻木,腰膝酸軟。部分風濕酒對鐵打損傷、筋骨疼痛,腰肢酸痛都有幫助。
下面這些配方都是在臨床試驗治療風濕病比較有效果的,大家可以在家嘗試一下:
1、藥方:全蟲、當歸頭、川牛膝各50克,川穹40克,紅花45克,白芥子30克,麝香1克,白酒2500毫升。
製法:將前6味切碎,麝香研細末,同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個月後,過濾去渣,即成。
功效:活血祛風、搜風通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關節疼痛話症,以關節遊走性疼痛為主者。
用法:口服。於每晚臨睡前服30毫升。
2、藥方:大活血300克,制川烏90克,制草烏90克,紅花90克,烏梅90克,金銀花150克,甘草150克,白酒5升。
製法:各葯加工處理後,置凈器中,入酒攪拌均勻後密封,浸7天後濾出藥酒,裝瓶備用。
功效:散風通絡,舒筋活血。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內服,每次5~10毫升,每日服2-3次,7天為一療程。
雖然藥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減輕痛苦,但是也只是治標不治本,不要想著光靠它就能完全治療風濕病,這是不太現實的,不過藥酒毒副作用比較小,比起藥物來說可以長期服用,作為輔助作用。想要徹底治療風濕病這種頑疾,還是需要一定的專業藥物治療。
臨床上使用最多的並且十分安全有效的就是傳統中藥膏貼療法。膏藥,是中藥外用的一種,主要用來治療風寒濕痹、瘡癤、消腫痛等。我國清代醫學家吳尚先在《理瀹駢文·略言》曰: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
就比如像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川-%-リヨ》這些被廣大患者接受並且歡迎的膏貼,傳承四百多年以來,一直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藥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復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其製作膏劑的藥物大多氣味較濃,再加入辛香走竄極強的引經藥物,通過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現在網上就可以找到,很是方便。
最後專家提示,在服用藥酒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嚴重的心臟病者。(因為酒可以刺激神經,使人興奮,心跳加快,可以誘發或加重心臟病病情 .)
2、 高血壓病人。(因為酒刺激血管可以使血壓升高。)
3、 患有肝臟疾病者。(因為酒需要肝臟代謝以後排出體外,如果飲酒會必然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肝病加重。)
4、 平素不善飲酒者或對酒類過敏者。


TAG:小企鵝養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