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台釣中的6種全面的誘魚技術

台釣中的6種全面的誘魚技術

誘魚,是台釣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魚誘不到「位」,誘不集中,要多上魚,取得好成績不可能。不準「打窩」的規則對賽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誘魚」技術已成為重要研討課題。

一、窩誘:釣賽規則不允許用工具打窩,但不等於不能做「誘窩」。開賽時,混養池可視魚的大小或密度,以鉤掛法下足乒乓球大小的餌團誘魚彙集。若在每平方米水面40餘尾密度的職業池競賽,「窩誘」的用餌量有時指甲大的兩顆就會超量而把魚誘亂。

二、逗誘:這裡講逗誘,不是指傳統釣魚技術中的逗誘魚咬鉤,而是開始時在前幾竿見標有反應魚快吞餌時,故意揚空竿,使鉤上的料餌散落。這樣,只吃到「霧化餌」不過癮的魚兒見到此後落下的餌粒就會吞吃。逗誘的目的是把進窩的魚誘「凶」。

三、持續誘。在魚密度較高、氣候、魚情正常情況下,拋竿後餌鉤到底穩住,5秒鐘內浮標應有搖擺,上下緩緩遊動,咬鉤等信號反應,若鉤餌落底一分鐘後浮標還紋絲不動,說明魚兒沒有誘到「位」。遇此,釣手應每分鐘一竿不停地持續向釣點投餌,餌粒可偏大些。

四、暫停誘。釣賽中一不小心就會把魚誘得太多,反而釣不上魚。這時明顯的反應是:當拋竿後鉤餌快到底時,池底突然浮起一片魚星或窩區魚星層層,但不咬鉤。浮標信號亂而多,上魚少,這是餌料下得太多所致。可採取暫停誘魚,只用稍硬些的餌裝鉤或上單鉤垂釣,或雙鉤裝黏些的餌在窩區外釣,暫停向窩區補餌。另外,起竿停釣一會,讓魚群把窩中余餌吃掉大部分再釣。

五、大餌、小餌分別誘。大魚、小魚因消耗能量差異,平均進食量也不相同。據試驗,一條2千克的大鯉魚,開食期2分鐘內可進食100克。釣賽要爭尊重量好名次,開始時的窩誘量應為釣鯽魚用量的5至10倍,且裝鉤餌粒也要增大。如以尾數計成績,戰術上以釣小為主,誘窩也要小。釣「片子魚」裝鉤餌粒只能綠豆般大。

六、葷、素、活餌結合誘。初春及冬季,水溫較低,用「台釣」法參賽,若誘魚技術掌握不好,往往比不上老傳統上魚多。原因是,新陳代謝緩慢期魚類更需要補充少而精的高蛋白物質,對素餌粉料問津少。此時窩誘料中應加入些紅蟲、小蚯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創釣魚說 的精彩文章:

玩黑坑靠的是實力,還是靠賭?
競技釣比賽有「八快」

TAG:奧創釣魚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