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釋解:安貧樂道

《莊子》釋解:安貧樂道

本文選自《莊子·寓言》。

【原文】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 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音:詹)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 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音:作)。』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 也。」

【譯文】

孔子對學生顏回說:「顏回啦!家貧地位低,為啥不 當官?」

顏回回答說:「不願意當官。城外有農田五十畝,天 天吃午飯,夠了。城內有桑麻園十畝,年年穿絲麻,夠了 。家中有琴一張,弦歌自娛,夠了。心頭有老師傳授的道 理,優遊自樂,夠了。啥都夠了,不願意當官了。」

孔子冷靜下來,反省自己,感慨說:「你的想法真好 ,真好!我相信,知足的人不懸念於利祿,自得的人不恐 慌於失敗,養德的人不慚愧於低位。這三句格言我背得爛 熟,就是做不到。看見你做到了,我深受教益呢。」

【釋解】

《論語》上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論語·雍也第六》 這是讚美顏回安貧樂道的精神。

《孟子·滕文公下》上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是孟子提出的成為男子漢大丈夫的三大標準。其中「貧賤不能移」尤為重要。貧困卑賤的處境無法改變其堅強的意志。顏回就是這樣的人。

在「財富作為唯一成功標準」的今天,老祖宗的話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魯國的顯士子貢,也是孔子的學生,家裡有錢。這天他來看望老同學原憲。小巷窄,馬車進不去。子貢跳下車,大聲喧嘩,呼喚原憲。原憲拄杖出門迎客。

子貢問:「老兄怎麼一副病態?」

原憲頂撞說:「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原憲的意思說無財產是貧,學道理不實踐是病態。現今我這樣子,是貧,不是病態喲。

往期回顧

(特別說明:本文譯文源自「古詩文網」,具體作者不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自在佛學書苑 的精彩文章:

《莊子》釋解:寓言、重言與卮言
《華嚴經》:佛教的世界觀

TAG:觀自在佛學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