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正的安全感,是能獨立,敢依賴

真正的安全感,是能獨立,敢依賴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姝璇

什麼時候起,依賴成為了一個略帶貶義的詞?

大概是在越來越多的人強調獨立的時候。

在大家都在努力實現經濟獨立、精神獨立時,依賴別人,成為了一個人無能的表現。

其實,獨立無可厚非,但是在社會主流的獨立浪潮中,我們難免矯枉過正,慢慢地,我們開始無法去依賴,甚至連尋求別人的幫助,都會覺得自己是不是「沒用」。

親愛的,也許有人正在等著你的依賴。適度的依賴並不代表我們無法獨立,有時反而能享受更舒適的親密關係。

01

你是「依賴無能患者」嗎

我的一個來訪者小佳,獨立得不可思議。

家裡的水管壞了,可以自己修,燈壞了,可以自己換,飲水機的水,可以自己扛。事業上更是要強,習慣了很強大、很獨立的自己,外在標榜著:沒有別人我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可是,她強大的外表下,隱藏著更加脆弱的心:

她害怕自己提出要求也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

把事情拜託給別人,擔心別人做不好,還不如就自己來;

害怕親密的關係,彷彿別人的靠近會給自己不舒服的感覺。

但是事情好像越來越糟糕,越是強大,越不依賴,越是孤獨,慢慢的,就不知道如何向別人提出請求,不知道怎麼處理親密關係,一顆封閉的心,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無法進入。

其實,小佳的狀態就是依賴無能的表現,「依賴無能者」通常都有如下的特徵:

你希望給他人留下獨立、強大的印象,但會被人說「有點冷漠」;

跟人交往時,你經常過於見外、疏離;

你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般情況下不回求助;

示弱或者暴露自己的脆弱,會讓你覺得不舒服;

你經常會感到孤獨。

如果這些特徵大部分都可以描述你的話,那就說明你很可能也進入了這樣的循環模式:

無法適度依賴,卻渴望溫暖,當真的有親密關係的時候,本能的又會往外推,表現出冷漠和疏離。

02

迴避型依戀,渴望疏離,拒絕依賴

可以依賴的親密關係會讓你覺得幸福,為什麼有的時候,你會渴望幸福又推走幸福呢?

因為你的依戀類型可能是迴避型——迴避型依戀讓我們渴望疏離、拒絕依賴

依戀類型是迴避型的人,他們迴避與他人身體上和情感上的親密,他們的關係信念是「只能靠自己」,認為永遠不會有人在需要時幫助自己,要生存就必須獨立。

這種依戀類型和信念可能源於小時候親近的人對自己疏遠或者冷淡,讓他們覺得沒有人在乎自己,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他們看起來堅強而自信,實際卻孤獨而悲傷。這種疏離,是這些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為了避免傷害而養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原生家庭里,在我們與父母的相處模式中,慢慢養成了「他人不可信」的信念,或者是因為父母無法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或者是因為父母永遠是空的承諾,總之,在自己需要依靠的時候,得不到幫助和支持

而這種信任感的缺失,讓我們更加渴望與他人保持距離,不僅僅是父母,而是在任何的關係中,我們都希望通過保持距離,讓自己避免來自關係的傷害。

所以,當明白這種適應性的疏離能讓我們避免傷害,就會更加讓這個習慣強大起來,我們開始更多地與他人保持距離,無法建立滿意的親密關係。

可是,越是逃離,內心的悲傷和孤獨就越多,在意識到自己需要親密關係的時候,卻沒辦法讓自己真的接受親密,抗拒親密的感覺更加強烈,而這種抗拒也會通過多種形式來表達:

退縮型:會覺得社交會讓自己非常焦慮,身邊只有少數的朋友可以給自己安全感,除此之外最好不要與他人過多的交流。

憤怒型:會通過敵意來與他人保持距離,認為他人對自己是有傷害的,從而通過憤怒和敵意來避免傷害。

自戀型:通過美化自己,表現的比別人更聰明、更堅強、更能幹,認為自己是高於他人的優越來作為合理化疏離的理由。而這也是一種壓抑自己內心無力感的防禦。

膚淺交往型:看似朋友很多,但會迴避深入的交往。

03

適度依賴,讓你更加強大

如果防禦是有害的,那就放下吧

回想你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是因為什麼事情讓你開始不信任親密關係,讓你開始覺得付出感情、依賴他人,一定會受到傷害。

可是,你已經不是那個時候的你,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處理自己的情緒,足夠有能力去應對生活當中的波折,因為經歷讓你強大,讓現在的自己去關愛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

如果一段親密關係中,接受的甜蜜比傷害來得多,就放下你的創傷記憶吧,試著去感受自己現在的強大。現在的你完全可以享受親密的甜蜜,依賴的美好,而傷害遠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以接受和可怕。

適度依賴後,你依然強大

心理學家羅伯特·F·伯恩斯坦這樣解釋適度依賴:

適度依賴是這樣一種能力:讓你融合親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並且在需要時樂於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覺得自責。

也就是說,依賴本身是沒有錯的,我們無需對依賴別人而感到自責,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一種能力,它不是貶義的,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健康的一種表現。

只要我們能避免過度的依賴,比如通過依附他人來逃避生活,或者即便在面對他人的輕視和傷害時,也很難、甚至不可能放棄依賴。

過度的依賴,是把自己的一切都交到他人的手裡,讓他人主宰自己的命運,沒有充足的自我意識,並且逃避自己的責任。適度依賴時,你卻仍然有著強大的自我。

依賴別人,不是意味著對自我的全部否定

我們需要學會,把自己的行為,與自己本人區分開來,我們的行為並不代表著自己這個人的全部。

也就是說,我們學會依賴他人,並不代表我們對於自己就是無能的、脆弱的,更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是個失敗的人沒有任何關係。

這只是我們的一種行為,不代表任何對於自己的評價,我們依然是擁有獨立意識的,只不過這種依賴可以讓我們更加舒服,更好地享受親密關係。

有時候,正是人和人之間的聯結,讓生活更加豐滿和美好起來。

當你並不害怕去依賴他人,而是選擇相信親密的人,我們會慢慢地變得平靜而自信,因為這份信賴會讓你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愛的,值得最好的。

今日話題

親愛的朋友,你最依賴的人是誰?TA有什麼特質能讓你放心依賴?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們的故事。

測測你是一本什麼書

有人說,一個人就像一本書,你遇到的也許是一本經典,值得細細品味,你也可能遇到一本懸疑小說,讓人慾罷不能,每個人的氣質,都像極了書的樣子。那麼,你的氣質,像哪一本書呢?

長按識別下方海報中的二維碼,測測你是一本什麼書,發現另一個有趣的你!

點個贊,再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最好的一生,是永遠不放下「悅己力」
30歲之前,你要擁有的「身份資本」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