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舊貌換新顏?武夷山牛欄坑重新裝修啦!

舊貌換新顏?武夷山牛欄坑重新裝修啦!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4月22日

武夷山:18-29℃ 小雨轉中雨

說來也怪,已是N+1次來牛欄坑了,居然還是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小激動。

隨著最近「天價牛肉」的新聞報道,牛欄坑的知名度可是又高了八度。

開著茶農朋友的皮卡車,哈哈~坐實了上山來採茶的身份,再加上輕車熟路,真是像極了一個牛欄坑農婦。

一路上的遊客絡繹不絕,看來輿論沸騰的牛欄坑肉桂,其魅力值是相當的高,吸引了這麼多的遊客!

導遊的旗子上還寫著:「武夷茶之旅」!李麻花不禁感嘆一句:「這真是武夷岩茶與旅遊相結合的盛狀。」

牛欄坑,已經算不清來了多少次,而這次,太不一樣了!

往年來,從主路一下車,坑口右邊有幾個明顯的老茶樹,那可是李麻花的標誌性停車位,現在都哪去了?

之前入口處的亭子旁,除了茶樹,也沒有什麼別的樹。

往年茶農帶著我和村姑陳進坑,大家都是站成一列前行的,這坑裡的路很狹小,頂多就是一米的距離。

放眼望去山場里的茶樹,插牌子的也不會太多,還都是較舊的。

總之一句話,之前的牛欄坑,除了留出了方便進出的小路,能種茶樹的地方都充分利用了起來,種滿了茶樹,而且大多都是肉桂。

而今年來牛欄坑,真是讓我每走幾米就感嘆一句:「這路真寬敞」!

要是村姑陳來了,我們都可以手拉手並排走了。(好像三個人也行!)

不僅是坑口的老樹不見了,就連亭子旁邊的茶樹和對面一片地里的茶樹也都不見了。

茶樹不見了,但是牛欄坑裡來了新朋友,一坨坨毛茸茸的草和一棵棵瘦瘦矮矮的竹子和桂花樹,這個頭一看就是剛種不久。

居然把茶樹挖了,拿來種觀賞植物?是哪家茶農這麼想得開,真是夠豪氣哦。

這幾年只要是在牛欄坑有地兒種茶的茶農,都是特別有面子的,這牛欄坑寸土寸金的地,可是他們奔向美好生活的盼頭!

走在這寬敞的牛欄坑裡,真是有點不習慣,連忙拿起手機和村姑陳調侃一番:「看看,人家牛欄坑都裝修了,你家啥時候再來翻新一遍呢?」

這「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可是正在牛欄坑上演著!

牛欄坑再也不是只要有地就擠滿茶樹的樣子,而是路寬了,茶樹也整齊了,一派和諧之景。

向坑裡走的路上,李麻花還發現了不少做工精緻的新牌子,還都不太眼熟,看來「牛欄坑廣告公司」又吸引了許多新東家!

下山還車的時候,我還沒開口,老朋友就先說:「怎麼樣啊?有變化沒?」看來這位老友早知道我會有大發現!

從他的口中,我了解到,牛欄坑的舊貌換新顏,是政府「鐵腕」政策的碩果!

這幾年隨著「牛欄坑肉桂」的一路暢銷,只要打出「牛欄坑」這個招牌,彷彿全世界的肉桂,都成為了難求的「牛肉」,都能有個讓人猜不透的價格。

當然,真正產自牛欄坑的肉桂,是極為有限的。

為了能增加牛欄坑肉桂的產量,一些茶農就開始充分利用坑裡有限的土地,只要是能擴建的就擴建,有點「見縫插針」的意思,種滿了茶樹。

其實這些用地,都是違規用地,它們超過了牛欄坑生態環境的承載量,最主要的是還相對降低了茶區的整體品質,茶樹過多,吸收的養分就會被平均。

「沒有青山綠水,哪裡岩骨花香」,這是近年來武夷山大力提倡的保護生態的標語。

政府的鐵腕,也是為了保住茶農們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只為了當下的利益,而不顧一切的破壞生態。

牛欄坑的美好,是祖祖代代武夷岩茶人的積累,現在規範化的茶樹管理,是為今後的繁榮奠定更好的基礎。

種茶樹難道也會破壞生態?茶樹不也是植物嗎?

凡事講究適度,違規種植的茶樹,破壞了原有植被,它們的存在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這下可好,所有不和諧的因素都通通叫停!

有了政府的大力管理,再加上輿論的監督,今年的牛欄坑的「牛肉」會更讓茶友們所期待。

不僅牛欄坑這麼做了,整個三坑兩澗都在治理,而且茶農們還積極配合,只要道理講清楚,這可持續的致富之路大家都是很願意來走的!

走在牛欄坑寬闊的小路上,不時幻想著今後武夷岩茶的欣欣向榮,想必茶友也和李麻花一樣,心裡美滋滋的吧?!

今年的好肉桂,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茶友們期待的牛欄坑肉桂長啥樣了?詳情敬請期待……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白茶、生普製作工藝一樣?別鬧,它們差別大著呢!
現在的武夷山茶園,是什麼模樣?第一手資料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