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日本帝國為什麼會滅亡

馮學榮:日本帝國為什麼會滅亡

本號痛恨造假,閱讀數據真實。

日本帝國滅亡至今,已經七十年了,當年參加戰爭的國民幾乎已經全部死盡,現在他們的後代回想二戰,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廣島和原子彈,對那個時期日本國民的靈魂,缺乏深刻的拷問,不少人懶于思考,用「一切戰爭都是罪惡」簡單一句,馬虎總結了事。

當年如日中天的日本帝國,為什麼會走上滅亡之路?今天,我來為他們作一個不完全總結,旁觀者清,往往是是外人看得最清楚。

日本帝國錯誤之一:擴張國策,攻勢國防

日本帝國處於19世 紀後期的殖民主義時代,沒能獨善其身,向西方列強學來了殖民主義,將日本的國防線划到了國境之外,認為「控制朝鮮是帝國安全所不可或缺之事」,將自己的利 益訴諸海外,所謂「布國威於四方」,進而為了自己的「安全」,出兵他國,大打出手,打勝仗之後,又管不住自己的貪慾,割人土地,並人家國,這種擴張性的殖 民國策,是日本帝國的立國之本,也是它最根本性的錯誤。

日本帝國錯誤之二:言而無信,得寸進尺

眼見大連、旅順、南滿鐵道等殖民利益依照《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即將期滿,1915年, 日本帝國向中國北洋政府伸出黑手,迫使其簽署《二十一條》,將大連、旅順、南滿鐵道等即將屆滿的殖民利益,延長了數十年之久,言而無信,得寸進尺,滑稽的 是,在這個基礎上,日本帝國官民上下仍然幻想「日中親善」,國強必霸,完全不懂得換位思考、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人丑而失鑒,既要擴張,又要親善, 南轅北轍,逞強一時,最終二者均不可得。

日本帝國錯誤之三: 愛國第一,是非第二

毫 不客氣地說,日本帝國的政治家和國民是一群三觀不正的人,在這些人的眼中,愛國第一,是非第二,只要是「愛國」的行為,一律都是正確的,只要是為了「愛 國」,欺負他人是正確的,搶劫他人也是正確的,全國上下,在「愛國」的政*治*正*確語境下,沒有人敢站出來說真話、沒有人願意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噤若 寒蟬,良知喪盡而不自知,「我執」沖昏了頭腦,國家利益壓倒一切公理。

日本帝國錯誤之四:蔑視弱小,刻舟求劍

鯨吞東三省之後,日本軍閥當局將「滿洲國」的國防線划到了華北的境內,為「 確保對俄開戰之後方的安寧」,對華北步步緊逼,策劃「華北獨立」,完全無視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七七事變」之後,日本決策層仍然以為中華民國還是1931年的民國,只要增兵嚇唬一下,國民政府就會讓步,它看不到中國國內局勢的變化,刻舟求劍,又要增兵,又想平息事變,緣木求魚,其外交之劣,舉世罕有。

日本帝國錯誤之五:媒體失道,為虎作倀

「九 一八事變」之後,日本軍部對日本媒體施加壓力,搬出了「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旗幟、對媒體人進行招安,從此日本媒體不敢再報道真相,一切報道為日本國家利益 服務,「淞滬戰役」打響之後,日本媒體變得更加瘋狂,為了增加報紙銷量、發戰爭財,報喜不報憂,無底線迎合日本的民粹主義,凡事只說好話,不講真話,一切 事情都是日本正義,日本總是正確的,中國總是邪惡的,民族主義當先,民粹主義當道,舉國瘋狂,整個國家已經徹底失去理智。

日本帝國錯誤之六:軍閥暴戾,國家失控

刺殺犬養毅事件之後,日本政客為了表明自己政*治*正*確,在外交事務上已經對中國不敢再作半點讓步,而「二二六兵變」之後,日本政客則已經徹底淪為軍閥的 傀儡,最典型的例子是「七七事變」之後,近衛文麿原本有計劃派出親華人士宮崎龍介赴中國談和,但因為害怕軍部對自己不利而中止計劃,為求政*治*正*確, 只好對中方持強硬態度,明知欠妥而仍然為之,可以說到了1937年,日本的國家機器已經完全失靈,沒有人敢講一句真話,沒有人敢主持半點公道,稍微理智一點就是賣國,其全國政治,已經徹底失控。

最值得一提的是錯誤之三:愛國第一,是非第二。沒有一個人敢講一句對自己國家不利的話。當年日本全體國民都犯了這個錯誤。

然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讀史之人看當今世態,歷史總有幾分的相似,下一個是誰會重蹈日本帝國的覆轍,拭目以待。不讀史之人必蹈覆轍,讀史之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不讀史之人重蹈覆轍。

賞馮老屍吃根紅薯

馮老屍為你寫更多好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馮學榮:我是一個思想解放了的人
日本人寫的中國歷史,旁觀者清,值得一讀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