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為何能從一介布衣逆襲成為皇帝?我覺得是這個原因

劉邦為何能從一介布衣逆襲成為皇帝?我覺得是這個原因

原標題:劉邦為何能從一介布衣逆襲成為皇帝?我覺得是這個原因


漢高祖劉邦是中國古代最具傳奇性色彩的帝王之一,他以一介布衣出身,提三尺之劍,霸裂天下,亡秦滅楚,一統山河。劉邦的對手,要麼就是統一六國的秦帝國,要麼就是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劉邦與他們相比,完全沒有什麼優勢,但是在這場角逐賽事中,劉邦卻最終取勝,他所憑藉之一者,無非「聽人勸」這三個字!聽人勸可以讓他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猶如迷霧中的一盞明燈;聽人勸可以讓他規避風險,就像犯錯時的當頭棒喝;聽人勸即知人善任,他將最大的信任給了屬下,便收攏了人心,無人不為他賣死命……


司馬遷批評劉邦「好酒及色」,世人也皆認為劉邦一身流氓秉性,然而他善於聽人勸誡,及時得避免了犯錯。當初劉邦率先攻入關中,入主秦宮。這裡的珍寶美女令人眼花繚亂、數不勝數,這種誘惑一般人都難以抗拒,更何況當時諸侯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按理說這一切都該屬於「關中王」劉邦了,劉邦最開始心裡也是這麼想的,於是他垂涎三尺,走不動路了。這時樊噲、張良來相勸劉邦,劉邦幡然醒悟,急忙退軍灞上,而且劉邦還約法三章,廢除了秦朝的嚴刑峻法。這一舉動令世人無不稱頌劉邦仁義,極大的收買到了民心,為將來劉邦能奪取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樊噲與張良地位崇高,劉邦聽他們的話也理所當然,但劉邦更可貴的是,哪怕是一個無名小卒,只要你的話有道理,劉邦就言聽計從。當初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定三秦,自平陰津至洛陽,準備東擊項羽。這時,洛陽新城一個掌管教化的小官董公攔住了劉邦。他告誡劉邦:「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則事不成矣。」劉邦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便按照董公的建議,以項羽殺害義帝楚懷王為名,號令三軍為義帝大舉發喪,並昭告天下,共同討伐項羽。這一舉動為劉邦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使他名正言順的成為了討逆的正義之師,最終果真集結了56萬諸侯聯軍,一舉攻破了楚國的首都彭城。


人在面對自己所好的事情時,往往容易聽進人言;但是面對自己所惡的事情時,還能聽進人言者寥寥無幾,劉邦算一個。當時劉邦一統天下,登基為帝,可謂是功成名就,躊躇滿志。這時候,關於如何治理天下的問題,陸賈建議劉邦採用儒家學說,並引經據典,用《詩經》、《尚書》等典籍來說服劉邦。劉邦平生最討厭儒生,他甚至有過向儒生的帽子里撒尿的侮辱性舉動。此時正是他志得意滿之時,所以劉邦馬上不耐煩的駁斥陸賈。陸賈不懼劉邦,他援引歷史,據理力爭,劉邦越聽越覺得陸賈說的有道理,便馬上向陸賈道歉,並請求陸賈著書立說。在劉邦的請求下,這才有了陸賈的《新語》。



所謂「忠言逆耳」,一般來講,別人勸諫的話都不好聽,所以大部分人都難以接受;又或者部分人自以為是、剛愎自用,覺得他人的建議沒有自己所想的好,因此壓根聽不進去。無論哪種情況,總之是做不到「聽人勸」這三個字,希望大家可以借鑒劉邦從一介布衣成功逆襲的事迹,多聽人言,做一個智者!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對於逆耳的忠言,你能接受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道文流 的精彩文章:

四歲便能讓梨的孔融,最後為何因不孝的罪名被殺
緬懷偉人!有關斯蒂芬·霍金的歷史瞬間

TAG:嘉道文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