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主可控的「顛覆式創新」之路

自主可控的「顛覆式創新」之路

一、自主可控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最近的中興事件,激起了人們對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渴望。毫無疑問,自主可控是我們的必由之路。我這裡想探討的是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首先我們探討一個終極問題,自主可控達到的最後目標是什麼呢?如果假設未來以下兩條公理仍然成立:1、未來經濟仍然是全球化分工協作的。2、各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比較優勢。

那麼顯而易見:無論如何努力,我們也不可能建成一個掌握所有核心技術,完全自給自足的經濟體。因為除了中國以外,世界上還有10億發達國家人口。你當人家都吃白飯呢。

因此,我們未來達到的目標應該是:1、雖然我離不開你的核心技術,但是我也有大招啊。2、就算在某些方面非要掐我,我也有替代或者備份方案可供選擇。

這兩個目標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有大招啊。中興事件中我們都深有體會,無需多言。而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核心技術去放大招,就必須得從創新講起。

二、與其自主可控,不如鼓勵大膽創新

哈佛大學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是世界上研究創新最知名的專家之一。他曾經提出過創新的兩條路徑:

1、延續式創新。延續式創新的技術進步的路徑是清晰可見的。在此情景下,後來者往往從低端切入,不斷追趕最終超越領先者。

存儲器(DRAM)的發展歷史就是如此。上世紀七十年代,英特爾還是一家存儲器公司。而後日本公司從低端切入,憑藉資本的優勢不斷擴張,建立了更大的生產規模,用更低的價格提供可靠性更高的產品,成功地將英特爾趕出了存儲器市場。

日本公司一度成為存儲器行業霸主,市場份額超過50%。再往後,韓國人用同樣的套路,玩得更純熟、規模更大,最終成為世界存儲器行業的老大。而日本的存儲器公司爾必達在2012年宣布破產,落得被美光科技收購的結局。

從歷史來看,我對中國的存儲器行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在這種延續式創新行業,我們有著更加強大的政府,更大的市場規模支撐,一定能夠做大做強,站上人生巔峰。中國高鐵、華為和京東方等一大批中國產業和公司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證明。

2、顛覆式創新。顛覆式創新往往是從無到有,創造出一種新的產品或者商業模式。顛覆式創新事先很難預測。就像喬布斯說的,如果亨利福特在發明汽車之前去做市場調查,他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大家想要一輛更快的馬車。

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是成就美國強大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從個人電腦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基本都是美國公司主導發明的。英特爾雖然被從存儲器市場擠出來,但是它將資源都投入了微處理器市場,反而成為了個人電腦時代最大的贏家之一。

政府天然是保守的,更不可能看懂連行業巨頭都能被顛覆的創新機會。PC處理器是個明日黃花的產品,連英特爾都錯失移動互聯網時代十年了。我們就算造出了自主可控的PC處理器又有多大意義呢?

況且,並不是所有的已有產品都能被輕易模仿,建立在wintel架構基礎上的軟硬體生態系統和用戶的使用習慣都是極難改變的。

經濟學上講,資源是有限的。與其把資源過多投放在已經成熟的市場,不如投放在下一輪可能的創新制高點上。政府在這些方面有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可做、可不做。

而我們的企業未來也大有可為,爭取在下一個時代顛覆掉現在的巨頭。要知道在發明智能手機之前,蘋果就是一個mp3生產商。福特公司在造汽車之前,也只是底特律的一家馬車製造商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盛的讀書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葉盛的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