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身心活動中篇——客觀的方法是保持平等心

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身心活動中篇——客觀的方法是保持平等心

總第 三百一十七 期

| Apr.22 2018 |

我們完全以科學家的角度和方式來觀察自己的身心世界,所以叫「生命科學」。

我們客觀,就是因為我們不加以任何選擇地觀察,你有選擇,這是好的,這是壞的,好的觀察、喜愛,不好的不觀察、排斥,這是不客觀的取捨,這是主觀意識的選擇。

不能夠去挑選感受,或者製造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的身心世界自然生起的現象,要這樣平等地去觀照它,你才能夠如實地了解自己身心世界的狀態。只有了解了自己身心的狀態,你才能夠直接體會到生命實相本身的妙用。

這種客觀感受要保持一種平等心,這種平等心就叫做「中道正觀」,這種平等心就是「般若智慧」。

不平等,就意味「貪嗔取捨」。你有絲毫的不平等之心,都會給你在修行當中造成非常大的困難和障礙。所以,要保持平等心,去練習我們的這種覺知,去覺察觀照我們身體的感受,才能了解和體證生命的實相。

你了解了法的實相,大自然這種「因、緣、果」法則才會很有序地在你的心靈中展示出來,這就叫認識真理。

我們的本師佛陀悉達多太子他在菩提樹下悟道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就是對法的真理實相的一種發現,發出非常驚奇的一種感嘆。這感嘆是什麼呢?就是知道了緣起法因緣合和的這種過程,它是沒有任何偶然的因素使它發生的,它是很自然的方式隨著緣起的世界,從生起到變化最後到消亡,每一個改變都含有因緣果報的規律在循環。

修行的目的,是讓我們如實地認識這個循環,並培養定慧等持的能力,突破和超越這個循環。

於此同時生起的一種對因、緣、果的探究,對法的實相真理的把握,在客觀平等覺知下觀察的時候,它證得的一個智慧是什麼呢?就是「因緣果報」的因果法則的認知觀察智慧。

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在因果鏈當中,不管是橫的、豎的、有形的、無形的,全部脫離不了這種法則。換一句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的種子是什麼,果實就是什麼。

我們不是要讓生活來符應我們,我們要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實,面對人生給我們帶來的各種挑戰和磨礪。

文章 | 道偉大和尚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玉泉Monastery

微信:dy-yuquanchansi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如何與老師相處, 決定了我們的成就
道偉大和尚春天寄語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