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破而後立:且看中國半導體行業如何破局

破而後立:且看中國半導體行業如何破局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最優解從來不是進口,進口只能帶來短暫的利益,關鍵是核心技術的掌握,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最大的隱患,而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福兮禍之所以,禍兮福之所倚,中國半導體行業或將迎來新的發展熱潮。

中興,只是一個開始

在討論中興被封殺之前先來看看半導體行業是個怎樣的市場。規模大,依賴進口,自給率低,研發水平不夠,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現狀。

這只是一個開始,美國開始把中興當作刀口對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磨刀霍霍。中興甚至整個中國的半導體行業面臨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

據了解,中興通訊在A股和H股於4月17日雙雙停牌,中興高層稱,公司正在全面評估此事件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各方面積極溝通及應對。另外中興通訊未來可能無法再使用安卓操作系統,儘管他們正在與美國政府溝通,結果很難預估。

山雨欲來風滿樓,硬體的晶元,軟體的操作系統全都面臨封殺,中興搖搖欲墜。

國家層面如何破局?

2014年我國出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半導體產業定位為戰略新興產業,財稅進出口政策予以大力支持。同年《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更細緻的要求,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成立,已募資1200億元,承諾投資850億元。

明顯可以看出的是,國家極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各項利好不斷。並且首先利用國家的力量重點發展幾家大的半導體龍頭,建成像英特爾,微軟,谷歌那樣的世界級巨頭,這種國家力量推動的模式並不能長久,但作為整個火箭推進的第一級卻是必不可少的,之後便是各路半導體企業群雄逐鹿的時候了。

市場倒逼改革迫在眉睫

中國的半導體市場需要正規軍,同樣需要社會其它企業的創新力量,其他半導體龍頭將再迎良機,因為市場太大,而且需求量遞增,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半導體行業需要的企業和產量會以滿足需求量的速度增長。

中國對晶元的需求只增不減,到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全球規模將預計達到4440多億美元,而中國的需求量將增長到3000億美元左右。如此大的市場,中國國內企業是勢必要分一杯羹的。藉此,中國的晶元半導體企業將在巨大的倒逼壓力之下開始奮起直追。

如今半導體行業面臨同樣的處境:進口轉為內需,國內半導體產業一定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政策支持+倒逼改革,晶元市場可是一個價值上萬億人民幣的市場,如果一半以上的晶元能夠依靠國產,那也將時5000-6000億左右的市場份額,在如此巨大的利益下,國產晶元行業沒有理由不更加努力。

當務之急便是提升這些企業的質量,造出更好用的國產晶元。這個問題的核心又是人才的建設,中國並不缺少投資,優質的企業也不會缺錢,最缺的資本便是人才。

短時間內我們可以通過引進人才來提高,但是長遠考慮,教育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是最重要的,概括的說來就是:半導體,晶元企業,教育,創新培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觀察IC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冷的電子晶元問世

TAG:半導體觀察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