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為一戰戰勝國的中國,《巴黎和會》上真的輸了嗎

作為一戰戰勝國的中國,《巴黎和會》上真的輸了嗎

我們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作為參戰國與戰勝國第一次出現在國際舞台,但巴黎和會的帝國主義分贓會議將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給了日本,徹底刺激了國民,爆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

巴黎和會

100多年過去了,弱國無外交的慘痛教訓讓我們一直奮發圖強,但回想當時年的結果,我們真的是徹底失敗嗎?

一、山東問題。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此時的北洋政府因實力不夠而堅持「中立」,1914年9月1日,日本在山東半島登陸,向德國宣戰,11月7日,駐青島德軍向日本投降,日本奪取了德國在華的全部侵略權益,而此時的北洋政府卻無能無力。

德國佔領的膠州灣

所以但一戰結束的1919年,日本實際控制山東半島已將近5年,同時作為戰勝國的日本,不可能會放棄,北洋政府也不可能會通過巴黎和會來爭取過來,從某種角度看,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

帝國主義分贓

二、更子賠款。作為戰勝國,《辛丑條約》里規定的更子賠款中德國與奧匈帝國的部分全部免除了,而且這兩個國家的很多在華企業也被北洋政府接管,德國也將1900年及1901年德國軍隊從中國掠去之天文儀器歸還中國。

巴黎和會

三、參戰國。一戰爆發時間是1914年,此後北洋政府因為日本的阻撓和自身考慮一直保持「中立」,直到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才正式對德宣戰,加入協約國,成為參戰國,而且北洋政府宣戰的條件之一是只負責勞工輸出,並無軍隊參加,實際上是參而不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四、五四愛國運動。國際上外交的失敗,在中國蔓延,終於爆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雖然是政府暗中授意與默許,但卻喚醒了廣大人民群眾,同時也掀起了隨後的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戰中,當時的中國確實是做出貢獻的,中國的勞工在歐洲戰場上的犧牲就是很濃厚的一筆,同時,作為戰勝國收回山東半島權益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弱國無外交,中國人唯有奮發圖強才能使中國在國際上更有話語權,才不會重蹈歷史覆轍!

一戰時的中國勞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意視頻 的精彩文章:

TAG:優意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