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的「心」是悟空,水滸傳的「心」是智深

西遊記的「心」是悟空,水滸傳的「心」是智深

刀叔導讀:繼往期刀叔按順序解讀了宋江盧俊義等前十二位人物後,終於到魯智深了。魯智深被評為上上人物,一位被所有讀者稱為『英雄好漢』的人。既有英雄的特質,又有好漢的操守。為何魯智深如此受到大家的推崇?同為結拜兄弟,為何上山後魯智深和林沖漸漸疏遠?今天刀叔為您解讀。

水泊梁山108將,雖然通常都可以稱之為英雄好漢,但若是真正拿英雄的砝碼稱量一下,可能你會發現缺斤短兩的占絕大多數。不過有一個好漢,卻絕對是個如假包換的真英雄,這個無愧英雄稱號的人物,便是花和尚魯智深。

老實說,水滸中最讓人佩服的就是魯智深對林沖的感情了,可以說這種感情完全是不在乎林沖的身份,不計較自己得失,不在乎是否有回報,讓人十分感佩。然而,林沖在野豬林的舉動實在讓所有看官失望。

制服了董超和薛霸後,魯智深生怕林沖路上再出事,然後還陪著走了一陣。在路上董超、薛霸試探問道:「不敢拜問師父在那個寺里住持?」

儘管魯智深平時大大咧咧,但是這種事情他還是很謹慎,他知道這兩人的意思,於是當場指破:「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什麼?莫不去教高俅做什麼奈何洒家?別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著那廝,教他吃三百禪杖。」魯智深這麼一說,那兩人就不敢再說話,原本這種事情就到此為之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林沖後來卻補了一句,他對董超和薛霸說:「這個直得什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這太明顯了,直接把魯智深的單位給說了出來,後來魯智深被高俅派人追殺,根源也在這裡。

魯智深是否失望,書中也並未表達,但在上了梁山後,魯智深再也沒有稱林沖為兄弟,而是林教頭。這裡,大家自行品味。

與其說「水滸」一書是在謳歌勞動群眾不畏封建王權,倒不如說就是在說「心」。「西遊」的「心」是「悟空」,「水滸」的「心」是「智深」。

站在魯智深角度,水滸傳整部書就是魯智深頓悟的過程。「洒家心已成灰」這段話是魯智深和宋江最後的對話,也是兩人思想上徹底的分道揚鑣。至此,魯智深坐化成正果,宋江身葬蓼兒窪。

水滸傳是一出悲劇,一群出身不同的人因為或主動或無奈的原因走到一條路上。希望改變這個讓人絕望的世道,這些人忙忙碌碌半輩子,最後發現又回到了起點。魯智深不是莽漢,他有追求,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正義,又是機緣巧合,他入了佛門,受了教誨。

那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不過是一場夢幻。落草為寇也好,報效朝廷也罷,最後也不過落的個死死傷傷,結局都是一樣的悲慘。

我曾經不信天不信邪,路見不平,拳打鎮關西義救金家父女;我曾經義字當頭不畏朝權,救下林沖,想要匡扶正義;我曾經想和眾兄弟一般齊心協力,替天行道,還這污濁世間一個清白太平。

可到最後才發現,原來什麼也改變不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英雄氣概盡顯,再作過多解讀,無異於畫蛇添足。刀叔專業解讀水滸人物,歡迎您的關注!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原創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期兩位奇才的不同結局,再次印證了這一人生至理名言
東京?汴梁?開封?北宋的都城到底是在哪裡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