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時候拋棄諾貝爾獎了嗎?

是時候拋棄諾貝爾獎了嗎?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在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社旗下的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標題為「Is it time to abandon the Nobel Prize?」的評論文章中,論文作者Clare Fiala和Eleftherios P. Diamandis引發了一場爭論,而近期的披露又助長了這場爭論。

圖片來自Feng Zhang/Broad Institute。

Fiala和Diamandis認為,為了支持促進現代科學合作性的其他替代性認可,現在是時候拋棄諾貝爾獎了。

諾貝爾獎是科學進步的一種主要影響因素嗎?這兩名作者認為它並不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獲得諾貝爾獎的10年、20年甚至30年前就因他們開展的研究工作得到認可,而且他們的研究的影響在當時是未知的。因此,他們的研究工作無論如何都會完成。

獲得諾貝爾獎與獲得任何其他獎勵的不同之處在於唯一的受益人是獲獎者。諾貝爾獎獲得者一舉成名,普遍被視為是非常聰明和非常有創意的。他們受到最大的尊重,並在行業和政府的知名董事會任職。最後,在他們去世後,Nature期刊和Science期刊都會他們發布整頁訃告。

儘管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利用自己的聲望影響科學政策和其他高層次活動,但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是值得懷疑的。在很多情形下,諾貝爾獎獲得者曾經在贏取諾貝爾獎的專業之外的領域從事錯誤工作。比如,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Linus Pauling在職業生涯臨近結束時開始宣布利用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癌症的益處。這個錯誤的結論不僅不能幫助患者,而且還浪費了多年來用來反駁這種觀點的研究努力。

諾貝爾獎獎勵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發現,如新療法、診斷程序和方法等。然而,實際情況是所有這些發現不論是以何種方式取得的,都可能會存在1~10年的延遲。科學家們著迷於成為第一個發現某種東西的人,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發現或改進版本註定也會被其他人發現。而且,這些發現通常是在幾個實驗室中同時取得的。

這兩名作者的評論受到了當前針對CRISPR技術的討論的啟發,其中這種技術去年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一位極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在2016年發表了一篇描述「CRISPR英雄」的觀點。鑒於CRISPR的共同發現者之一來自他的研究機構,這被許多人視為先發制人的行動,旨在影響諾貝爾委員會。似乎是對此作出回應,另一位共同發現者利用她自己的CRISPR發現經歷寫了一本書。這種由諾貝爾獎引發的爭吵不符合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本應是促進和睦相處和共同合作。

誰將最終因發現CRISPR技術或其他的突破而獲得諾貝爾獎?這並不重要。Fiala和Diamandis給這些共同發現者和所有其他的諾貝爾獎級別發現者提出建議:他們不應當為誰做了什麼進行爭論,而應虛心地承認其他人在促進科學進步上作出的貢獻。

這兩名作者的結論是,為了支持促進和睦相處、共同合作和謙虛作風的替代性獎勵制度,拋棄這個高度知名的獎項很有可能會更好。

原始出處:

Clare Fiala, Eleftherios P. Diamandis.Is it time to abandon the Nobel Prize?.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2018-02-19, doi:10.1515/cclm-2018-0027

重要會議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Nature:發現一類殺死超級細菌的新型藥物-類維生素A抗生素
JCS:突破!高爾基體或有望治療諸如阿爾茲海默病等人類疾病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