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王西梅:快樂地走在關愛留守兒童的路上

王西梅:快樂地走在關愛留守兒童的路上

■新時代教師風采⑤

2007年,王西梅在鄲城縣東風鄉大樹張小學任教時,一年級學生王夢嬌,因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寄養在外婆家。王西梅見她時常哭著找媽媽,很孤單很可憐,一有時間就把她帶到家裡和女兒一起玩,給她輔導功課,買吃的,買穿的,放了學陪她。

三年級時,王西梅成了夢嬌的班主任。此時,夢嬌的姥姥年事已高,常年多病,王西梅乾脆就把夢嬌接到自己家,吃住在一起,給她洗衣、洗澡,買衣服、玩具。

高高興興的放學路上

到五年級時,夢嬌的父母把她送到一所寄宿制民辦學校。可夢嬌在那上了幾周後,便天天不進教室,夜裡哭著找王老師。王西梅二話沒說把她接了回來。在回家的路上,夢嬌摟著王西梅的脖子羞怯地說:「我可以叫你一聲媽媽嗎?」當時王西梅的眼睛濕潤了,多麼可憐的孩子啊!王西梅下定決心一定會把她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從此,夢嬌成為王西梅的「編外」女兒。

2014年,王西梅調到鄲城縣實驗小學,又把夢嬌帶進了縣城,住在自己家,讓她和女兒一起上學。兩個孩子的吃穿住用完全一樣。

像夢嬌這樣的「編外」女兒,王西梅有很多。每一位學生都是她的孩子,特別是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誰的衣服破了,王西梅親自縫;誰的文具丟了,王西梅掏錢買;誰家家長顧不上接送,王西梅把學生領到家裡吃飯。在王西梅的班務日誌上記滿了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軌跡,手機上記滿了家長的聯繫電話,QQ好友名單里都是留守孩子父母的號碼。

「西梅好,無私天地寬。愛灑留守兒女心,情暖桃李盼親圓。贏得幾多贊。」王西梅的作為得到了同事的認可。

貧困學生單桂君,家裡只有三間破舊的磚瓦房,連個院子都沒有。從2006年起,王西梅就開始資助她。小學時,給她買文具、買衣服、做好吃的。高中時,每周末桂君回家,王西梅準時給她100元生活費。2014年,單桂君考上了遼寧科技學院,王西梅又給她送去2000元學費。

2014年大年三十夜裡,王西梅給寒假打工掙生活費的單桂君打電話。當她告訴王西梅年夜飯吃的是泡麵時,王西梅的眼圈紅了。「孩子,放心吧,等過了年,生活費我給你寄過去。」

2015年暑假,桂君在家的十多天里,是她最開心的時光,王西梅做她在學校吃不到的家鄉菜,一起談論著她在學校的生活。臨走時,她還給王西梅織了圍脖,說王西梅的頸椎不好,天冷了一定戴著她親手織的圍脖。每逢節假日桂君都會給王西梅打電話,郵寄禮品,聽著她在電話那頭說的話,品嘗著她寄給王西梅的東西,王西梅欣喜得流下了眼淚,還沒有踏入工作崗位就知道感恩,多麼聽話,懂事的女兒啊!

一起回家,雖累但幸福著

其實,王西梅家裡也並不富裕。丈夫心臟不好,身體差,去年連續住院一兩個月,加上家裡蓋房子,欠下四五萬元的外債。「只要你願意做的事我都支持你。」王西梅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離不開丈夫對她的支持和鼓勵,可以說王西梅的這些榮譽大部分都是他的功勞。王西梅非常感謝他!

鳥有一個巢,人有一個家。學生就是她的孩子,啥時候能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她心裡才踏實。

2014年,王西梅調到縣實驗小學。面對更多的孩子,她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她主動申請了更多的課,承擔更多的學校業務。王西梅發起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建立全校留守兒童和貧困孩子檔案,制定幫扶制度,帶領全校教師關愛留守兒童和貧困孩子,為每個孩子築建希望的夢想。

「作為教師,有比傳授知識更重要的,那就是像王西梅那樣,用大愛給學生輸送溫暖,呵護每個孩子走向快樂、健康成長。」鄲城縣教體局局長劉現營給了王西梅莫大的鼓勵。

2015年初,《教育時報》為王西梅開設了專欄,專題講述王西梅與留守兒童之間的故事,在全縣深受好評。王西梅先後被評為河南省關工委先進工作者、河南首屆最美教師、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周口最美教師特別獎等榮譽。

「家裡一個孩子,學校數十孩子,教書育人,知寒知暖,你將『媽媽』角色一直加碼。播幾多關切,必收穫幾多感激,你是校園媽媽,最美教師王西梅。」這是2015年9月6日河南省慶祝第31個教師節暨首屆「河南最美教師」頒獎典禮上,組委會給王西梅的頒獎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廣東省:以教科研為引領促青少年校園足球科學發展
建設教育強國需補學前六大短板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