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假期要來,這裡有三座適合逛吃的老城

小假期要來,這裡有三座適合逛吃的老城

農曆四月容易讓人感懷,憶古。

去找古和舊的城。歲數上說,它們很古,玩法來說,它們也很新。如果古城沒有人氣,房屋難以保存,風俗沒有人記得,就容易被丟棄,有就會走近這些活化的老建築,就多走走,其實是更好的保護文化遺產,留住記憶。

文| 何童 奎因 圖|何童(署名圖除外) 編輯 |KK

轉載自:客運棧

(ID:lifehotel)

氹仔舊城逛不停

因為靠近海邊,澳門的雨,說來就來。

更想不到的是,我們躲進了澳門婚姻登記處避雨。

剛好是中午時分,工作人員乾脆打開門,讓路人進屋歇。相比於附近的嘉模會堂、嘉模聖母堂等,大樹下這幢樸實的澳門婚姻登記處甚至還不算一個觀光景點。

這片區域也屬於氹仔舊城區,它在澳門氹仔島南部。這裡的葡式建築是氹仔地區歷史最悠久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

澳門有據可查的歷史已經超過5000年,自16世紀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以來,澳門成為一個東方溝通東西方文明的重要港口、西方與華人交流的窗戶。葡萄牙人在這裡留下很多難以磨滅的痕迹,而在之前,澳門已有華人漁民和農民在此生活(蜑家人與福佬人)。

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也是最後一個據點,在今天看來,00年的華洋交集,在澳門成了另一種韻味。

在一片安靜的榕樹背後,就是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龍環」是凼仔的舊稱,「葡韻」這裡的建築風格。它由五幢葡萄牙式住宅組成,前身是澳門達官貴人的住處,如今其中兩三幢,葡韻生活館、匯藝廊、創薈館等,會不定時做些展覽。

去的當天展出的是「愛?共融」夢想計劃,通過聯合澳門數碼攝影學會以及英國文化協會的《11 Million Reasons》舉行的攝影展,主題就是呼籲關注澳門弱勢社群的活動。

雨停了,重新上路。從這裡再走不遠就是官也街,短短几百米的路,吃逛買不停,可以走上幾小時。這是一次充滿味覺和視覺誘惑的行走,老字號的莫義記就在路口,木糠布丁、榴槤雪榚和大菜糕,讓人選擇困難症上身。在旁邊的地堡街的大利來記你也許就沒有這個煩惱,因為豬扒包是王牌。

至於飲品,對面鋪頭就是瓦煲奶茶、咖啡排一排,有人說是噱頭有人說是澳門特色,總之店面總是人頭涌涌,把這小街擠得密匝匝。廣場總是很熱鬧,特別是到了節假日,創意跳蚤市集會擺滿這個區域,年輕的味道就如這裡不知何時創作出來的塗鴉壁畫一樣,在老城區內肆意竄動。

經過包裝整治的氹仔舊城區,說是旅遊區,其實也有民居,不過氹仔人似乎早已習慣於「煩囂」共存,這裡是澳門燈紅酒綠之外的民俗根基,更何況這裡已經改造成保育的區域,相比以前更多了一份有序。

小巷深處開設的舊城區藝術空間Taipa Village Art Space,「淹沒」在一片平房和小店間的藝術小天地,不定時會邀請本地和全球藝術家合作,在Art Space舉辦個展。

而拐過另一邊,驚喜發現,木鐸街從前的米其林二星安東尼餐廳( António),主廚安東尼已經在餐廳對面默默開設了姊妹店葡薏園(Tapas de Portugal)。

在老街區里,不期然會遇到古宅,破落的店鋪,看似前無去路的小巷子,再往裡居然還傳來打麻將的聲響,聽見腳步聲,肥肥的懶貓從你面前穿過。定睛一看,居然又是一家創意小店,或者葡式的酒鋪。

也許你會奇怪在這深巷裡居然有賣葡萄牙葡萄酒的地方,然再細看,不僅賣酒,這裡還有芝士和火腿。往來的客人多是本地人,也就不難怪「酒香不怕巷子深了」。

所以在買賣街,遇到外形獨特的葡多利海鮮餐廳(Portugália Macau)時,千萬不要被它低調的外表蒙蔽,事實上它是一家以葡式住宅為主題的餐廳,從90年前的葡萄牙創立,到現在來到澳門,一直保持著家常菜的口味。進入其中,因為幽靜,恍然間,好像真真的就在葡萄牙里斯本吃飯。

在老街行走,值得人駐足的並不止於那斑駁馬賽克地磚,藍白指示牌下獨有的葡式風情,還有接地氣的中式流傳,比如建於光緒年間的觀音堂和北帝廟,從前的氹仔是漁村,人們祈求神靈保佑,收穫更多的漁獲,出入平安,附近還有天后宮甚至醫靈廟(嘉善堂),「醫靈大帝」是澳門人創造出來個一位泛指古代醫術高明、藥學精湛的醫藥師,他們把他視作華佗、孫思邈、扁鵲等的化身,繼而供奉。

百年過去,「漁村」不再,種種祈福祭祀的習慣保留下來,香火依舊鼎盛。

記起剛在龍環葡韻前面,是一大片保育的濕地,黑臉琵鷺、白鷺、灰鷺、翠鳥和鴛鴦等是這裡的主人。偌大的池水倒映著路氹金光大道上巍峨的巨大建築,在氹仔,在這個布滿了荷花的濕地旁,看到了更真實的澳門。

氹仔行走提示

餐飲:蜂大咖啡的冰滴咖啡和官也街的士站旁的世記咖啡奶茶豬扒包,當地人也很愛。

大鵬有古城

大多數人只知道「大鵬新區」,不知大鵬古城。如果知道了大鵬古城,你會知道,其實深圳的歷史並不短。

大鵬古城又城「所城」,它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從前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明初建立了「衛」、「所」的軍事制度。衛和所是最基本的軍事編製單位,所城因而得名。大鵬所城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衛所,而「大鵬」的名字,也是深圳得名「鵬城」的起源。

護城河是所城的第一道要塞,從這裡進去就是一次時光穿越:古城以明代景觀為主,明清的建築大多簡樸大氣,大戶人家大開大合,平常民居則小窗小門,相對整齊。加上是古代海防軍事設施,左營署、參將府、守備署、軍裝局、火藥局、糧倉一個不少,城內的街道也清晰明了。

三條主街道分別是東門街、南門街和正街,還有一條不到300米的假街捷徑,方便貫穿南北城門。其餘的小巷如大樹的脈絡,纖細而曲折,抬腿上下走路是常事。眼下遊人多了,還真懷疑那賴府巷前的清代長條青麻石可還能挺多久?

賴府巷賴恩爵而得名,他殺敵無數,因而被賜地封官,建的「振威將軍第」即為道光皇帝御筆,大宅佔地2500平方米,青磚牆、紅磚地、木樑架、石柱礎,一丈多高牆圍合,氣派非凡。大鵬所城的賴氏家族,是深圳歷史上的最旺家族,曾出現過「三代五將」的豐功偉業。

在當地人看來,賴家已經是所城的代名詞。所城的建城,除了保衛家園,也成就了文化交融,當地人把自家女兒許配給官兵,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兵營官兵來自五湖四海,加上和當地的通姻,久而久之,也成了獨有的大鵬話,人稱「千音」。

除了香火鼎盛的天后宮,大鵬所城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城隍廟。它甚至在建城的計劃裡面。城隍為鑒察幽冥,懲惡揚善的地方保護神。當時政府的願望可見一斑。可惜咸豐十年(1860)九龍地區轉歸英屬,大鵬所城被裁設,後遂棄置,成為空城。

隨後人們發現古城沒有人氣,房屋開始被腐蝕就難以保存,於是又漸搬過去,開著各式各樣的小商業。活化老建築,其實是更好的保護文化遺產。如今登上城樓,極目四望,城外龍頭山,俯瞰大亞灣,一片田園美景,城內鳳凰花開得艷麗,樹下的遊人納涼聊天,好不愜意。

大鵬所城行走提示

東山寺:在大鵬所城以東500米處,可以從南門或東門前往。

遊覽:可視乎逗留時間而定,一般三四小時的半天游即可,城內有農家菜館以及旅遊區的基本設施,也可以在民居內體驗比如製作炒米餅、畫畫等。

閬山閬水在閬中

閬中,因城在閬山閬水之中,故名「閬中。」

唐朝詩人杜甫有一首《閬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

巴童盪槳欹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詩中描繪的嘉陵江景,就是閬中城南的獨特風物。

山圍四面,水繞三方,秦巴山南麓,嘉陵江繞城而過,古時這裡稱作保寧——它擁有兩千三百多年歷史,因為是漢代天文歷算家落下閎的故鄉,閬中也被看做是中國春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溯源的最好方法,莫非用雙腿丈量。踏著石板路走入閬中古城,灰岩黛瓦,參天大樹,處處燈籠。攀著狹窄的木梯登上古城的最高點中天樓,看到各類民房建築沿中軸線分別排開,像是棋盤一樣講究、規整。

為何講究,何為講究?

在閬中的風水博物館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個是龍,龍就是山,是城市背後依傍的山,如閬中盤龍山;第二個是砂,砂是城市四周除龍山之外其餘的山;第三個是水,如圍繞閬中嘉陵江;第四個穴,即是城市的選址,只要龍砂水一確定,就形成了一個大的穴場。

「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中有玉帶纏腰」便是解釋閬中古城絕佳風水的註腳。跟隨館內的講解員,不止可以了解城中風水的來龍去脈,還可以窺探一些日常生活風水的玄妙。

除了風水格局,閬中對於三國歷史愛好者來說,也是一個好去處。三國名將張飛,隨劉備入川後,曾經駐守於此,後被部將所殺,身體葬於閬中,而頭葬於重慶雲陽。張飛死後,「鄉人慕其忠勇,於墓前建闕立廟,以禮祀之。」又因張飛死後追謚為「桓侯」,張飛廟就被命名為「漢桓侯祠」。

一千七百多年來,這裡多次遭遇兵火毀壞,但每一次,閬中人都將其修葺得更加完善,屢毀屢建。也因為這樣,與名氣大的古城相比,閬中算得上「乏善可陳。」遊客不多,商鋪和食肆也未必家家開門營業。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這種慵懶清閑的氣質,讓閬中更加不像是一座旅遊城市。走在閬中,就像是走在歷史中,而閬中,就是古城本身。

閬中行走提示

閬中門票:古城免費,五大核心景點聯票120元/人(包含張飛廟、貢院、華光樓、中天樓、風水館),有多個入口,城內街道布局基本呈東西或南北走向,大多數十字路口都有清晰的導覽圖指示牌。

貢院:又稱作「考棚」,閬中貢院復原了清初四川學子趕考的考場舊貌。

美食:閬中最著名的三道菜分別是張飛牛肉保寧醋白糖蒸饃。閬中明宇豪雅度假酒店裡面的「怡品堂」中餐廳提供地道川菜,價格適中,內容豐富。

有你喜歡的城嗎?

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喜歡的老城故事~~

text/何童 奎因 foto/何童

(閬中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我為什麼支持明文禁止師生戀?
那些嘴上說不婚的90後,心裡砰砰直跳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