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去 憂 悲

道醫學堂丨去 憂 悲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去 憂 悲

編輯/中國道醫





  


人有優悲自然情志不暢,情志不暢是養生的大忌。在《淮南子》中說:「心有憂者,餃床枉席,弗能安也:菰飯牛牛,弗能甘也;琴瑟鳴竿,弗能樂也。患解憂除。然後食甘寢寧,居安遊樂。由是觀之,生有以樂也,死有以哀也。」不樂而哀對身心的危害非小,因為大優傷肺,大悲傷性,所以要求人們思慮深,不輕言不造作,動因循。勿久泣,神悲賽。同時,也不要大愁。大愁氣不通,甚至多愁則心懾。為什麼不能久拉? 在《真告》中說:「學生之法,不可泣淚及多唾泄。此皆為損液漏精,使喉、腦大竭。是以真人道土常吐納咽味,以和六液。」可見,泣多則液耗精漏神飛。



其實,憂悲對養生不利的主要根源就在於情志不暢,

情志不暢自然是傷害身體的。對於悲哀、憔悴、哭泣、喘乏,都會造成陰陽不交,以至於損傷身體。在古代的養4 家多認為「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同狂妄不精,久而陰縮,拘攣,兩脅痛,不舉。」又日,「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而陽氣內動,發則心下潰,瘦數血也」。還有不少人認為「大悲伐性,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上焦不通,榮衛不舒,熱氣在中,而氣消。」又雲,「悲哀則傷志,毛悴色天,竭絕失生。」此類關於憂悲的內容對健康都是不利的。如果不能解除憂悲則傷意,以至於恍惚不寧。尤其不要當食而憂,否則神為之驚,夢寐不安。而對於一個愛美的女性而言,就更不要有太多的優悲。若女人憂思哭泣,令陰陽氣結,月水時少時多,內熱苦凝色惡,肌體枯黑。若深憂重患,寢息失時,則更易傷損身體。




可是,並不是想把憂悲除去就能除去的,也並不是不面對憂悲憂悲就不會到來的。莊子說:「悲生於累,累絕則悲去。悲去而性命不安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說一些憂悲是來源於塵世中的生活壓力,除去那些生活壓力則悲去。不過,雖然優悲並那麼易於除之,但只要明通「浮世乃生病死之共都,憂悲苦惱之窟宅,此八字無人無之。明悟之人,知被我同,當於事過即空,不留妄想。」若能具有如此的認識,外加安時而處順,則能使哀樂不能人也。以至於使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也可以說,去優悲要善於在不幸中找到快樂。當一個人不快樂的時候要認請不快樂的因由,找出來之後,並應想辦法去克服它。當然,人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是不同的。比方遇到同一件事,兩個人或許處境相同卻對事的認識不同,而善於戰勝劣境之人,能視劣境為快樂,因為有此磨礪才會更加堅韌,也因為堅刻而常少優患。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




它被稱為「女人草」 行氣活血、養心助眠效果好!




放生奇遇,祖墳被下符咒,靈龜託夢相告!




經常吃的它,體內竟有千金良藥,很多人都扔了!




一瓶歸脾丸,它竟然還能治療這麼多疾病?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xuanqingv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4.07:內部分析一個機構投資者如何第一時間知道醫藥公司信息?
道醫學堂丨 道醫基本流派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