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正宗書體——楷書:漢代萌芽、魏晉成熟、唐代風行

正宗書體——楷書:漢代萌芽、魏晉成熟、唐代風行

楷書廣義是指具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書,不管何種書體,皆可稱楷書,唐《書斷》云:「楷者,法也,式也,模也。」楷書狹義是指書法中一種獨立的書體,也叫真書、正書,為書法的正宗書體。

楷書的特徵是筆畫齊備,豐富多樣,書寫工整,藏頭護尾,圓潤清秀,結構嚴謹,勻稱方正,富於變化。楷體還有風格上的變化,如歐陽洵體的嚴謹,顏真卿體的雄壯,柳公權體的瘦勁,各自成一體。宋徽宗趙佶結合繪畫手法,自創「瘦金體」,書體婉媚,別具一格。

歐陽詢雕像

楷書萌芽於漢末,由隸書演變而成。中國書法的變化,是緊跟著社會發展而來的,跟廣大人民的現實生活相關。任何一種新的書體形成,只有通過現實生活的檢驗,才能決定取捨或傳揚。楷書產生之前的書體已經多次變革,求變思想是不斷產生新書體的強大動力。正是在這種思想的驅動下,楷書逐漸形成獨立的一種書法。

顏真卿圖

遠在標準隸書形成之前的一些書跡中就已經有了楷書的因素。西漢的帛書與竹簡中,許多字形趨方正,筆畫有楷書筆意。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中楷體的成分增多,為楷體的獨立成型打下了基礎。至魏晉時代定型走向成熟,形成了標準楷書。

隋代書法以「碑」為主,隋代時間短,但在書法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唐代對書法非常重視,皇帝均好書法。國家專門設「書學」培養書法人才,科舉中書法也被列為試士科目之一,明確規定以「楷法遒美」為上。

《柳公權楷書三字經》

楷體終於成為唐代風行的書體,初唐楷書承隋楷風格之變,各書家顯其個性風格。中唐顏真卿把楷體革新推向高峰,展現了楷體的新面貌。晚唐柳公權以瘦勁雄健取勝,創造了與顏體風格不同的「柳體」,自成一家,成為唐楷書的典範。宋代也出現了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楷書四大家。之後的幾代皆為楷體的守成期,都未能突破晉唐楷書已有的格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谷 的精彩文章:

吳宗澤、張一仁、王捷、王瑋、李青林、魏文秀書法作品
居廉、王友石、蕭龍士、趙士鴻、鄭集賓、陳摩國畫花鳥作品欣賞

TAG:元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