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斯德哥爾摩的「溫室」唯一不缺的是功能

斯德哥爾摩的「溫室」唯一不缺的是功能

點擊上方

「藝術與設計」

可以訂閱哦!




這裡有手藝,也有設計;這裡有風格,也有風趣,斯德哥爾摩傢具燈飾展會更像個「家庭聚會」。或許因為其規模之小,又或許因為其接地氣的暖心文化,總而言之,在特別為年輕設計師設立的「溫室」(Greenhouse)常規展區里,來自各地的設計師就像吃團圓飯一樣到此歡聚。參觀者會發現,展覽當中唯一不缺的元素,就是傢具最基本的「功能性」的表現。





 >  洛依克·巴爾德(Lo? c Bard)的「骨骼」

(Bone)系列




談及北歐風格,應該是人人皆知。如何進行再造和突破卻依然保持精髓,則是新時代設計師們面臨的挑戰。有趣的是,在今年的「溫室」里,參展的新星們都因為個人背景而為展覽注入了些許異國風情——從波蘭到韓國,從加拿大到中國,還有西班牙和澳大利亞——令人意外的是,斯德哥爾摩已經不知不覺地有了設計大熔爐的基礎。不過,他們的設計品依然是崇尚北歐的極簡與暖心風格的。




原木至上,造新經典



主辦方大力推薦的是創辦「整體元素」(The Whole Elements)的設計師、藝術家和木匠安娜·貝拉(Anna Bera)。她在波蘭聖十字山脈(? wi? tokrzyskie)經營的這家木工工坊兼工作室已經有近四年的歷史。除了在此進行設計工作外,她也會親手打造以木材為主的手工傢具。對她而言與原料接觸是至關重要的部分,今年展示的最新作品「化石」(Fossil)傢具系列也毫不例外地能勾起參觀者想要觸摸的好奇心。




這件手工雕刻出來的實心橡木壁櫃和茶几,並不只是具備簡單的功能性,當中還鑲嵌著一件件如菌菇類食物的紅色物體,讓人目不轉睛。原來,這些紅土製作的陶器並非為了裝飾而存在,反而是一些形態怪異的餐具。這些餐具的形狀恰巧符合桌面上特定的豁口,不同尺寸和高度的餐具擁有不同的功能,為桌上的景色帶來多重變化。






> 安妮·哈瓦拉(Anne Harvala)的畢業作品「統一」(Unify)




安娜說:「我所在意的不僅是這些物體的形式,我也要關注觸覺以及使用者與之互動的方式。這樣一來,傢具就不僅僅是一件讓人漠不關心的無情設計。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在自然界里尋找那些強大的方式來影響人類。使用者因此才會好好地觀察、觸摸和玩弄以及使用它們。」






 >  洛依克·巴爾德(Lo? c Bard)的「骨骼」

(Bone)系列




安娜的「化石」之奇異,正好與加拿大蒙特利爾設計師洛依克·巴爾德的「骨骼」(Bone)系列相映成趣。「骨骼」同樣用實木類的楓木製成,

「骨骼」如同其名,以纖細的視覺體驗完成了 12 張不同類型的凳子。從側面

看,像貓用來走台步的長凳,僅靠五條椅腿就克服了地心引力,其功能性甚至讓人懷疑。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系列讓人意想不到的形狀和比例,在具有極簡主義的前提下,仍提出了人性化的存在。這是巴爾德受日本工藝哲學的啟發所致。




幾何轉型, 造新觸感





 > TIEL 設計工作室的「接枝」(The Graft) 邊桌





來自瑞士的夏洛特·泰爾(Charlotte Therre)與來自韓國的李崇翰(Joong Han Lee)於 2016 年成立的 TIEL 設計工作室同樣呈現了非常有觸感的作品。比如「接枝」(The Graft) 邊桌,如扭曲中的魔方,這個通過傳統細木工製作完成的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兩個45度對接而成的表面,通過層疊達到最終效果,牢固的關節處同時提供了各個視覺角度上的動態效果。「我們希望通過幾何現象取得新發現,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將它們置於設計中。」TIEL的兩位設計師說,「我們總是通過嘗試不同的形狀、材料,以及不同的物理特性進行玩耍和自由探索。」




畢業於埃因霍溫設計學院的兩人,在創辦TIEL工作室之前就曾一起在美國、荷

蘭、挪威、韓國和瑞士工作。而 TIEL在斯德哥爾摩的舞台所呈現的六件作品中,除了「接枝」邊桌外,還包括了去年的設計——擠壓黃銅橫條轉換成為燭台或筆架的 Joist 以及壁掛式木衣帽架 Oblik。首次曝光的有一盞可以手動轉換的三色燈、一張可以轉換成不同結構的金屬凳子、一個壁掛,以及可以作為書籤的書架,這些給人感覺都是充滿未來感的多功能設計。







>  阿爾瓦羅·迪亞斯·赫爾南德斯(á lvaro Díaz Hernández)的Chely 邊桌




來自馬德里的阿爾瓦羅·迪亞斯·赫爾南德斯(á lvaro Díaz Hernández)也挑戰起了幾何學,其獨特之處在於美學和功能性上的平衡。他呈現的Chely 邊桌,粉嫩鮮明的色彩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設計師稱,這是個幾何和感知實驗的練習成果。Chely 邊桌宛如一件現代雕塑,實際上是一件功能全面且易於移動的傢具。其結構採用了鋼管和面板製成,獨特的腿部設計在提供全面的支撐之餘,也能遠觀和近玩中,引起人們視覺上的好奇心,成為該系列中最吸睛的作品。






 > 阿爾瓦羅·迪亞斯·赫爾南德斯(á lvaro Díaz Hernández)的「原木櫃」( Wood Storage)




另外,「原木櫃」( Wood Storage)也在木料的包裹中透露出幾何細節。受建構遊戲的影響,「原木櫃」是完全符合當今需求的木質櫥櫃系統。設計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整體的結構通過組件的結合將所有關節暴露出來。因此,設計本身就是一個超大型的模塊化建構系統,便於組合成為多種類且不同尺寸的物品。這樣的設計,使其功能性變得強大,不僅可以作為獨立的櫥櫃,也能用作壁掛或隔板間。






 > 阿爾瓦羅·迪亞斯·赫爾南德斯(á lvaro Díaz Hernández)的「原木櫃」( Wood Storage)





解構重塑,造新詮釋




常言道: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與此同時,設計也可以創造未知的需求。設計師們為何會一再地改造現有的傢具形式,也不外乎出於這兩種動機。瑞典設計師安妮·哈瓦拉(Anne Harvala)的畢業作品「統一」(Unify),乍看就以為這是張平凡無奇的桌子設計,而桌腿的軟性和弧度給予了設計不尋常的特點。雖然整體上沒有透露出大膽的巧思。然而,這卻是一張能通過調整桌腿來應付地板不平問題的 「穩定性」桌子。




設計師安妮說:「我希望能為公共環境設計一張永遠穩固的桌子。而且設計的亮點並不只是在外觀上,也要注重質量、建構和功能。」「統一」的設計不僅適用於多種用途,如邊桌,餐桌,立式桌子或會議桌,在其生產、儲存、運輸的層面上也都儘可能地取得了高效能。






>  張馨瑜(Cecilia Xinyu Zhang)提出了挑戰傳統椅子形式的「分形」(Fractal)圈椅




還有致力於尋找嶄新概念的設計師也是展覽中的亮點。比如,來自北京的張馨瑜(Cecilia Xinyu Zhang)提出了挑戰傳統椅子形式的「分形」(Fractal)圈椅。這個創意顯然受北歐極簡美學的影響,只不過被賦予了全新的概念性——基於環繞人體的空間曲線,將扶手設計得高低錯落,線條的隱現讓人感到超越其自身空間的沉浮,為使用者提供了不同於平常座椅的坐姿體驗。




對於這位現旅居於挪威,畢業於瑞典哥德堡設計與工藝大學的設計師而言,試圖「探討和轉變人們對於日常傢具的固有認知,從而將人引向對空間與事物之間關係的思考」是極為有趣的事。「分形」圈椅把中式傳統圈椅的一些設計要素以及結構打破後進行重新組合,讓人不禁聯想到斯塔克的大師椅Masters,通過整合各種空間元素將使用者舒適地擁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圈椅在去年贏得了紅點設計概念大獎。





跨國新生,造新北歐






> 澳大利亞設計師尼古拉(Nikolai Kotlarczyk)給義大利品牌 Protego 設計的Scena 鏡子




「溫室」展區的新星中,澳大利亞設計師尼古拉(Nikolai Kotlarczyk)具有跨國背景。目前在哥本哈根工作的他,因為給義大利品牌 Protego 設計了 Scena 鏡子,機緣巧合地踏入了量產的行列。但這件一點都不「北歐」的裝飾性設計,是否將能在一眾極簡風格作品中突圍呢?




尼古拉解釋說:「我深受四周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在建築方面。因此我在工作期間就深入地去探索這一個我感興趣的方面,包括我到義大利和葡萄牙旅行,對我而言都有許多啟發。」Scena 的靈感就是來自義大利威尼托建築師安德烈亞·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的形式和空間設計。「我會試圖將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我的作品中,創造出時尚又玩味的作品,也希望我所有的作品都有自己的個性。」尼古拉說,「生活在哥本哈根讓我更加反抗,我更加想要不讓設計過於極簡,過於符合北歐的美學。但是我的作品確實與北歐設計有些共同的精緻元素。」








> TIEL 設計工作室的壁掛式木衣帽架 Oblik





回到 Scena,這一面鏡子固然有浮誇和大膽的態度,但是在工藝上,不僅採用義大利穆拉諾島(Murano)的手工玻璃打造,也需要當地工匠進行頗為講究的雙面玻璃打磨處理才能完工。也許,從傳統的觀念來看它並不接地氣,但從展會今年起設立的「最佳表現獎」的評選條件——好奇心、創新力、永續,及整體宏觀性來看,尼古拉的設計似乎能完美地對號入座。




「功能性」早已是北歐設計想當然的定律。



artdesign_org_cn


藝術與設計


長按二維碼可以掃描關注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設計 的精彩文章:

設計界的風向標米蘭設計周即將來襲!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0周年LOGO設計正式發布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