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耳鼻喉科醫生:想護嗓,學一套嗓音「特訓」操就行

耳鼻喉科醫生:想護嗓,學一套嗓音「特訓」操就行

聲音是表達喜怒哀樂的一種載體,有的人天生聲音「高」、「尖」、「細」,有的人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聲音嘶啞,嗓子疲勞、咽干多痰甚至疼痛,還有的人一直被咽炎、聲帶小結等咽喉疾病所困擾,遇到這些情況該怎麼辦呢?別怕,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專家提出了嗓音「特訓」操,幫助你永葆嗓音活力!

何為嗓音「特訓」操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梁發雅博士介紹道,嗓音「特訓」操分為3種,即喉部「按摩」四步法、嗓音「保健操」、發聲肌群的「軍訓」,能緩解及保護髮聲肌群,有效地防護嗓音病變。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楊海弟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梁發雅博士

「按摩」四步法

「按摩」四步法全程用時僅需5分鐘至10分鐘,不受場地限制,隨時隨地都能「按摩」。「按摩」四步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食指和中指在下巴下面旋轉按摩,按摩時要稍微用力,感受到下巴下面微痛即可;

第二步,拇指和食指在下巴下面兩邊的內側肌肉,從前往後地按摩;

第三步,拇指和食指旋轉按摩頰舌間隙,拇指和食指在脖子兩邊內側中間處稍微往內按,找到舌骨後往下摸,摸到舌骨下凹陷,這就是頰舌間隙,拇指和食指從後面稍軟的位置往前面按摩;

第四步,拇指和食指上下來回按摩脖子兩邊內側肌肉。

嗓音「保健操」

嗓音「保健操」主要是用來拉伸發聲肌群,幫助發聲肌群緩解疲勞。「嗓音保健操」共分為四部分,分別為拉伸口腔、軟齶、嘴唇、舌體。

口腔拉伸操:口腔的拉伸動作包括抬頭張嘴、橫向張嘴、半打哈氣。把頭固定後張嘴即為抬頭張嘴;嘴唇往前作「o」,隨後往兩邊作「e」,整個過程中嘴唇不發聲,即為橫向張嘴;半打哈欠,即是把嘴張開維持5秒。

軟齶拉伸操:在做口腔拉伸操半打哈欠的同時做吸氣動作,即是升降軟齶,這是較好的拉伸軟齶的方法。

嘴唇拉伸操:拉伸動作包括咧唇、撇唇、繞唇,即撅起嘴唇,做上、下、左、右、繞圈的動作。

舌體拉伸操:舌體靈巧,有多種拉伸動作供選擇,分別有舌尖鉤卷、舌尖伸縮、舌尖繞唇、舌尖頂頰、舌體翻轉。舌尖鉤卷,先把舌頭縮回去,感覺舌頭中間「被拉直了」,再快速往前、往下伸,此時感覺舌頭後面有緊繃感;舌尖伸縮,先把舌頭卷回去,再快速把舌尖頂到下牙齒;舌尖繞唇,在嘴唇和牙齒之間做繞圈的動作;舌尖頂頰,食指放在兩頰,舌尖用力「頂」手指。

發聲肌群的「軍訓」

人們日常鍛煉身體,獲得良好的身體機能。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對發聲肌群的「軍訓」,提高發聲及其嗓音的堅固性、耐用性、穩定性。「發聲肌群軍訓」可分三部分,一是呼吸肌的耐力及爆發力訓練;二是喉外肌群的耐力訓練;三是發聲肌群的協調訓練。

呼吸肌的耐力及爆發力訓練:最好在床上進行,放鬆狀態下訓練效果最佳。第一點是做腹式呼吸,吸氣,感受小腹「凸」起來,呼氣,感受到小腹「凹」下去。第二點是吸氣,感受到小腹「凸」起來後發「si」音,這可提高發聲耐力。第三點是「狗喘氣」,這可提高換氣效率。

喉外肌群的耐力訓練:主要是運用舌骨交叉固定對抗牽拉法,拇指和食指找到舌骨後,分別按在黑色點(藍色點),用力吞咽,注意此時不要吞下去,而是維持這個動作,反覆幾次後可起到拉伸肌肉、增加肌肉力量的作用。

發聲肌群的協調訓練:如音階發聲貫通練習;朗誦、吟誦、繞口令呼吸發聲練習;歌唱發聲訓練等。

梁發雅博士談到,均衡飲食、充分的水分攝入、控制鼻部、咽部、喉部、消化系統相關疾病也是「永葆嗓音青春」的方法。

針對嗓音「特訓」操,楊海弟提到,嗓音保健並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一蹴而就的保健方法並不可行,每日應抽出合適的時間完成嗓音保健——「喉部按摩四步法」、「嗓音保健操」、「發聲肌群的軍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耳、鼻、喉之間是息息相關的,例如耳和鼻的關係,腺樣體肥大、肥厚性鼻炎等長期的鼻咽部堵塞致咽鼓管功能障礙,從而引起小兒分泌性中耳炎,造成小兒聽力下降。例如耳和嗓音的關係,如果一個人聽不到、聽不清別人的話語,他的大腦會形成一種「錯覺」,先入為主地認為別人也聽不到、聽不清,因此,往往這種人在跟別人交談時,會不自覺的大聲說話,長期過度用聲,會導致聲帶疲勞、受損,甚至會引發如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良性病變。因此,要學會利用合適的方式保護髮聲器官及其肌群,從而擁有屬於自己的「好聲音」。(通訊員:劉文琴、高敏倩、林偉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