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今天雷雨繼續!聽說「五一」最高溫度32℃,但假期還是要「泡湯」了……

今天雷雨繼續!聽說「五一」最高溫度32℃,但假期還是要「泡湯」了……

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已過

明明已經感覺入夏了有木有

走在大街上

小姐姐小哥哥們夏裝都上身了呀

避不開周末即下雨魔咒的揚州

昨天突然普降了一場春雨

可以說是又悶又熱

這還沒結束

據揚州氣象消息

今天多雲到陰有陣雨或雷雨,

西南風轉偏北風3到4級,

逐漸增強到4到5級,

最低氣溫: 15℃到16℃,

最高氣溫: 18℃到19℃。

「穀雨」節氣後,降雨來刷存在感了!

本周天氣還算說得過去

但是

新一輪雨水已在路上

五一小長假的天氣竟是這樣的

三天假期

兩天下雨

這是逗我呢?

最關鍵的是

最高溫度竟然達到

32℃

沒看錯

這個五一我們又要「泡湯」了

「五一」出遊,小編提醒小夥伴們

還要記得帶上雨具。

今天又要進入工作模式,你緩過神了嗎?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再上六天班,就是五一小長假啦!

一假期怎麼放?

2018年五一勞動節放假安排:

4月29日、4月30日、5月1日,放假調休,共3天。

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工資怎麼算?

發張圖,讓你一目了然

怎麼拼假比較好呢?

放假3天不過癮?出門遊玩全是人!

拼假攻略送給你們:5月2日—4日請假,即可連休8天!

五一高速免費

2018勞動節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時間:

2018年4月29日零時至5月1日24時,共3天。

免費車型:7坐(含7坐)以下載客車輛,以及普通收費公路行駛的摩托車。

高速雖然免費,但是也是有規則的,所以,再給大家啰嗦一遍高速免費通行的細節:免費通行的計費時間,是看汽車出高速的時間,記住,是出高速,不是上高速!!!

穀雨後,濕氣重,百病生!去濕最有用的招在這裡!

一、濕氣重的危害

1. 脾胃病

如果濕氣重,尤其是寒濕內侵,會引起脾胃病高發,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厭食、胃脘脹滿、有積水感、腹瀉、胸悶、咽部阻塞感等。

2. 頸腰椎病

每到連綿的陰雨天,醫生就會發現因頸椎不適的中青年人群呈現上升趨勢。陰濕氣候很容易導致寒邪侵入體內,誘發頸椎不適。

3. 皮膚病

濕氣重的時候,也是皮膚病高發時期,如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與天氣悶熱、潮濕有關,尤以濕重為主。

4. 關節病

中醫認為,骨關節炎屬於痹症範疇,即「骨痹」,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晨僵和功能障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致殘性疾病。在陰天、下雨、寒冷、潮濕時,關節腫脹和疼痛會同時加重。

二、辨識「濕邪」兩方法

1. 自我感覺

比如,即使睡眠時間很充分了,但起床後還總覺得很睏倦、乏力、頭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東西在裹著,懶得動彈,那就要懷疑身體里是不是有濕氣了。中醫里講「濕重如裹」,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衣服一樣,很不舒服。

2. 觀察大便

如果每次排大便都黏膩不爽快,沖馬桶總沖不幹凈,總有一些黏在馬桶壁上,那麼也說明體內可能有濕。

三、去濕氣的實用招

1. 每天走走路

平時養成每天定時定量運動的習慣。從每天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能累積保持8000到1萬步,就可以令我們的身體保持少痰少濕的狀態。

2. 人蔘健脾丸

濕氣重,有時也可以輔助一些藥物。比如有些人經常腹瀉,排除了其他疾病,這可能就是腸道的濕氣重了,吃點人蔘健脾丸調理一下就不錯。

3. 喝點山楂茶

食慾欠佳,不如煮點荷葉山楂茶。干荷葉5克,干山楂5克,陳皮3克,上三味葯洗凈,放入茶缸內,沸水沖泡15分鐘,加適量糖調味,代茶飲。可以起到清熱化濁、理氣開胃,適合濕熱內阻、食慾欠佳者飲用。

4. 少吃冷飲食

有的朋友喜歡吃燒烤喝冰鎮啤酒,吃冰激凌喝冷飲,加之外有寒氣怫鬱、內有空調長吹,往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痰濕。即使天氣炎熱,也盡量少吃冷飲。

5. 艾灸中脘穴

艾灸中脘穴對於緩解暑濕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等有很好作用。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要讓專業醫師進行艾灸,15~20分鐘為宜。

6. 煮點薏米粥

薏米健脾祛濕,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泄瀉、消化能力減退,體內有「濕氣」的人群尤為適宜。薏米最好的吃法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沖服。

7. 不要淋到雨

盡量避開潮濕的環境,避免外感濕邪,這樣可避免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病症的發生。

來源:中國氣象網、揚州氣象 綜合網路

新媒體編輯:曹寅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中醫藥 的精彩文章:

肝臟的6個求救信號!早知道早救命
黃帝內經:幾點睡覺最好?一年四季大不同!

TAG:廣東中醫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