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難聯手,歐盟要中立,美財長訪華:都說明了一個問題!

日本難聯手,歐盟要中立,美財長訪華:都說明了一個問題!

第一軍情作者:志松

關於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儘管美國佔據了高端製造業的優勢,甚至已經通過停止「供芯」對中國中興一劍封喉,但這場可能的貿易戰註定沒有贏家,美國對此心知肚明。中國吃虧越多,反彈力度一定越大,而越來越多的事情證明,美國這次恐怕是踢到了鐵板,要自己找台階下了!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在日美首腦會談中,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有將日本從鋼鋁進口限制名單中剔除。特朗普將削減對日貿易逆差(約7萬億日元)作為優先課題,顯示出在雙邊磋商取得進展之前不會豁免日本的態度。報道指出,日本希望與歐美合作,聯手應對中國。但是,由於特朗普政權將日本納入進口限制對象,日本政府內部越來越多聲音表示,「正在遭到美國的攻擊,不能在應對中國方面合作」。

另據海外網4月22日報道,歐盟高官日前表示,歐洲不會在中美貿易摩擦之間「選邊站」,並稱目前歐盟從美國獲得的鋼鐵鋁關稅臨時豁免應轉為永久豁免。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專員皮埃爾·莫斯科維奇表示,貿易戰就像所有戰爭一樣,具有破壞性。我們必須在目前的論戰中找到一種『軟著陸』的方式。解決問題應該通過世界貿易組織來實現,而不是通過貿易戰。此外,美國財長努欽4月21日表示,他正在考慮訪問中國,並稱他對達成一項緩和貿易摩擦的協議持「謹慎樂觀態度」。而中國商務部已經確認了這一消息。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日本將很難和美歐一起,對中國施壓,儘管安倍親自訪美,但並未獲得希望中的「優待」;而歐盟已明確表示,不選邊站,拒絕貿易戰。在現有的世界經濟體系中,根據2017年最新排名,美國第一,中國第二,日本第三,歐盟則有4國進入前十,分別是德英法和義大利(排名對應為第4、5、6、8位)。也就是說,在經濟話語體系中,日本和歐盟非常具有發言權,同時,它們也是美國的主要盟友,但它們基本不可能配合美國,破壞現有的世界貿易體系。而美國財長的訪華,更是一個積極信號,說明其對華貿易大棒,揮舞起來已經有點吃力了。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4月19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中方不希望貿易摩擦升級,但已做好應對各種可能的準備,如果美方堅持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中方將奉陪到底,堅決予以回擊。」而外交部的警告,更是空前強硬,措辭非常嚴厲。4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言外之意很明顯,如果美國堅持一意孤行,任性妄為,非要通過單邊主義盤剝中國正當利益,那麼中國將調整對美政策,屆時,美國必將自食苦果。

現在,美國已經祭出殺招,以中興為制裁對象,無非想殺一儆百,給中國來個下馬威,逼迫中國做出妥協。但中國絕不會向霸權主義低頭,更不會放棄「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目標,這種正當發展的權益,不能也不應被任何外界勢力所剝奪。儘管截止目前,中國在保持克制,沒有採取過激的反應措施,但並不代表中國沒有大招,更不代表中國無力應對。英國媒體日前發表權威評論認為,中國不斷增加研發投資以及擴大高等教育,意味著正在迅速縮小在知識產權方面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並努力成為頭號科技強國。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高科技出口加征關稅的威脅可能減弱北京的勢頭,但卻無法逆轉這一趨勢。不得不說,這話足夠客觀,差距是有,我們也承認,但差距在不斷縮小,也是不爭的事實,而美國的精準阻擊,只會讓中國更加努力迎頭趕上。

在21世紀的今天,事實已經無數次證明,沒有高端技術,沒有自主知識產權,隨時就可能被掐死。因此,無論美國打出什麼牌,「中國製造2025」勢在必行,而且一定要成功。貿易戰,嚇唬不了中國,更阻止不了中國。而今,美國已舉步維艱,還望好自為之!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海軍雙航母時代將來臨,印度拿什麼來與中國一比高低呢?
中美貿易爭端方興未艾,安倍突然示好中國玩兩面三刀?

TAG:第一軍情 |